跳到主要內容

今年外交 求突出重圍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01日 05:59
2011年01月01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一年,中國外交可謂「風雨飄搖」。美國重返亞洲,令原本和平的東亞,一時風雲驟變。一年來,中國周邊雖險象環生,但北京積極打破困局,領導人出訪歐洲及亞非多國,鞏固中朝血誼,加強對德、法、英關係,北聯俄羅斯、西出中亞、南固東盟,不一而足。新年一過,1月19日起,國家主席胡錦濤赴美訪問,中美如何重新定調雙方關係,備受外界期待。

美國重返亞洲 中國被圍堵

中國外交最核心是與美國關係,學者界流傳「中美和、天下安」觀點。2010年初,由於氣候變化、人民幣匯率等問題,面對中國的「不合作」態度,美國重返亞洲,從3月天安號事件起,美韓、美日、美越軍演……中國大有被C形包圍之勢。

今次胡總訪美,南北韓局勢、貿易、人民幣匯率等問題,將是重點話題。消息人士稱,對中國一直希望獲得的美國高科技,今次或將部分解禁。與此同時,美國防長蓋茨(Robert Gates)1月9日訪華,對中美軍事關係破冰,也值得期待。

胡總訪美難望一勞永逸

北京學界多認為,中美關係合作與競爭並存,既關係親密,又「同牀異夢」。伴隨兩國經濟進一步加深,雙方摩擦糾紛會增多。加之區域局勢動盪,台灣問題、匯率問題、中國軍事透明度、人權問題……胡總訪美,亦難望一勞永逸。

新的一年,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已是現實,在中美關係的大背景下,是擦槍走火?還是重啟六方會談?仍需觀察。中方如何既避免局勢緊張,影響經濟外貿,又顧及朝鮮友邦感受,需費一番腦筋,把握好尺度。

中日自釣魚島撞船纏鬥以來,雙方恢復戰略互惠關係?如何控制兩國民眾的敵對情緒?如何重新妥協東海、釣魚島等領土主權紛爭?也是未來一年中日關係重點。

立委選舉 兩岸關係臨考驗

兩岸關係雖屬蜜月期,但僅屬「良性互動開端」,雙方雖達成系列協定,多處於較淺層面。面對五都選舉時,國民黨微弱的選票優勢,今年底台灣立委選戰,馬英九是否會調整對大陸思維,北京也十分着緊。

中國的快速崛起,令周邊日、韓、越、印等多國情緒緊張。如何處理與周邊國家關係?令這些國家從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獲利?同時,因氣候變化導致的水資源減少,中國作為水資源上游國家,如何緩解東盟、南亞等各國用水恐慌,皆考驗中國外交智慧。

(系列之二.外交及兩岸篇)

明報記者 劉洪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