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政府多番出招打壓樓市,尤其2010年11月19日宣布開徵高額短炒印花稅後,整體交投即時「急凍」,發展商亦暫停開盤步伐。踏入2011年,預計隨着市場漸漸消化有關措施,發展商將會重新開盤,其中市區雖然依然缺乏逾千伙的大型新盤,但位於新界西及將軍澳卻有多個逾千伙的大型新盤計劃今年登場。
業界人士指出,在短炒客絕迹,市場預期政府有機會再推抑壓樓市政策下,發展商今年新盤開價未必如過去般進取。此外,位處傳統豪宅區新盤,雖然項目規模較小,但由於該類豪宅供應依然極為罕有,加上內地豪客對此仍有強勁需求,相信仍會成為市場上矚目的新盤。
去年一手成交雖不及2009年,但涉及金額卻創出新高。中原研究部資料顯示,2010年一手樓買賣登記共有12,480宗,較09年的15,913宗下跌約22%,但去年一手物業買賣登記金額卻高達1290億元,創有紀錄以來新高。業界指出,主要由於去年市場有多個豪宅新盤推售,如新地(0016)的鴨脷洲南灣、同系的上水天巒,以及信和(0083)的奧運站帝峯•皇殿等。即使位於新界區的長實(0001)大圍車廠上蓋名城1期及2期盛薈,以及新地元朗YOHO MIDTOWN,呎價亦創出區內樓盤新高。
去年一手買賣金額創新高
去年樓價雖經政府多番出招打壓,但全年整體樓價依然向上。反映整體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顯示,由去年初約73點,回升至去年底約88.4點,升幅約二成。明年政府會否再出重招?利嘉閣董事總經理廖偉強表示,受政府連番出招影響下,預期今年發展商即使依然高價開售,定價將不會如以往般過分進取。「明年樓價仍將向上,但若新盤再以天價開售,或會怕政府再出招打壓樓市,故料新盤雖仍會高開,但定價不會過份進取。」
政府辣招令供求齊減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則指出,港府近期推出的打擊炒樓措施看似好強,因為歷來並未曾「抽這麼重的印花稅」,不過其實並不影響市場基本因素,而新措施確會將炒家掃離市場,但一群買了貨的炒家亦暫時不放盤,令供求一齊減少,現時仍不知那一邊減得較多,長遠影響未知。他稱,措施一開始時,因有心理影響,樓價是稍跌,但及後「又好似唔係好掂」。
他認為,政府也很可能分析錯了,因為近年樓市強勢,不一定是因為炒家炒上,而好可能只是市民擔心銀紙貶值。他認為,政府實施額外印花稅,「相信只是buy time(賺取時間)」,希望可以盡量找地滿足需求。他稱,近年香港的樓市需求不單來自本土,不少來自內地,而他很懷疑內地人未來是否會持續以高溢價購買香港新樓。
對於有言論指發展商普遍土儲不足,新盤難言減價,鄒認為:「發展商不夠市場力量強,當內地資金少,調控加大,樓盤一定要減價」。
新界西將軍澳 今年新盤主戰場
根據統計,今年港島區較去年更缺乏大型新盤。去年港島區還有涉約488伙的嘉里(0683)西環縉城峰,以及涉約715伙的新地、嘉里和百利保(0617)旗下的鴨脷洲南灣等大型新盤,兩盤共提供逾1200伙。但今年港島區最大型的矚目新盤,只有信和、嘉華(0173)及南豐合作的香港仔惠福道項目,僅涉及411伙,熱鬧氣氛遠不及去年。至於九龍區,新盤除集中於西九龍外,值得注意是,嘉里黃大仙睦鄰街項目將成為九龍區焦點,除該盤位處多年以來未有大型新盤開售的黃大仙區外,亦是今年九龍區最大型的新盤,提供多達968伙。
相比之下,今年大型新盤主要集中於新界西及將軍澳區,尤其是新界西。由最鄰近市區的長實荃灣西站TW7上蓋項目,至新地屯門站上蓋項目,再加上早前已如箭在弦,計劃短期開售的洪水橋兩項目,包括新地泉薈及長實尚城,涉及單位已約3681伙。另外,信和牽頭的大埔白石角豪宅項目由於涉及項目規模大,加上發展商以破紀錄投得地皮,料勢將成市場焦點。
撰文:陳天賜、林可為、周偉強
攝影:朱永倫、尹錦恩、劉焌陶、林振東、陳淑安、陳智良、葉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