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踏入2011年,不僅多項公共事業、商戶加價,物價亦勢將上升,影響市民生活,尤以低下階層家庭最受打擊。收入不足加上物價飛升,迫使這些家庭想盡辦法節流,如買便宜餸菜分兩日吃、四處格價或掃平貨,就學子女的開支也受限制。
閱報看特價廣告 格價買平貨
家住大埔、領綜援養育兩子的單親母親賴小姐,目睹街市物價飛漲,大嘆無奈。「以前紅衫魚一斤2元,現在都要2.5元……菜心原本只是七八元左右一斤,現在大都要十元以上。」面對通脹壓力,她只能夠努力省錢——平日多閱報看特價廣告、到各店格價,如有機會去旺角更會帶同手推車一口氣買最多3日的餸菜。遇上特賣展銷,自然不會放過,「主要是掃罐頭,因為可以儲存久一點」。
嚴限在學兒子花費
賴小姐連兩名兒子的花費都要嚴格控制,「我會告訴他們,每次出外都只能給50元他們吃飯坐車,因為實在沒法給更多……有時確會因此引起衝突」。
同樣是單親母親的黃小姐為了讓兩名兒子能在九龍區上學,由荃灣搬至太子租房住,但社署批出的每月9000餘元根本不夠用,「當中5000多元要交租,剩下的都要省着用」。食物不能省,兩子每年暑假都要換鞋,黃小姐只能設法省錢,「買菜要到北河街,有次見到7元兩斤菜心,於是買下來分兩日吃……水果就到旺角街市買,不時都有10元一份,可以用一半來煲湯」。
低收入人士八成女性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總幹事廖珮珊稱,很多人都認識貧富懸殊問題,但香港更出現了「貧窮女性化」現象。她引述2009年整體入息中位數,當時男性入息中位數逾1.2萬元,女性只有8500多元,低收入人士中,女性佔約八成。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