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踏入新一年,先祝大家身體健康、財源廣進!回顧過去一年,在歐債危機、新興市場貨幣政策趨緊之下,環球股市大致上仍穩步向上,僅中港兩個極度政策敏感的市場表現大落後。展望未來一年,由於歐洲多國踏入再融資高峰期,並且集中在首季,故歐債危機仍會左右市場的風險胃納;人行已表明會採取穩健貨幣政策,貨幣供應M2增速難以加快,中港股市強勢機會低,而較大的變數會是美國經濟復蘇力度。整體來說,今年格局仍是炒股不炒市,持有具投資主題的大型股份,再選取一些中小型增長股,會是較平衡的投資策略。
歐債危機和內地政策收緊,相信大家均耳熟能詳,不在此詳談,美國經濟反而值得討論。美國多項經濟指標已經回到長期平均水平以上,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撇除汽車及汽油零售銷售等)。設備使用率雖然較低,處於75.2%,但回升勢頭相當強勁;新屋動工雖未有起色,但卻在50萬間水平靠穩;至於二手房屋銷售,09年至今平均為500萬間,已回到樓市未起飛前的99至01年水平。種種迹象顯示,經歷金融海嘯後的美國,正逐漸由固本培元緩慢地重拾動力。
當然,失業率仍然是最大憂慮。但上周公布最新的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終於跌穿40萬人,而回顧過去30年,一旦數字持續低於40萬水平,失業率回落速度將轉趨明顯。
若今次並無異樣,市場便會在今年較後時間,開始揣測超低息環境何時完結,究竟對中港股市利好還是利淡,仍是未知數。
美超低息隨時完 影響未知數
宏觀環境變數大,選股宜具備投資主題。內需概念股還是以九倉(0004)最為穩健;炒人民幣升值則以國航(0753)最佳;全球能源需求穩步增,估值落後的中石油(0857)可看好;中央大力興建保障房,中國建材(3323)應有一番作為;新材料股思嘉(1863)受惠國策亦已在高位整固,會是今年黑馬。
撰文:劉思明、楊智佳、陳承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