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主診醫生:從他身上看到勇氣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03日 21:59
2011年01月03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1月16日,司徒華確診患末期肺癌(第四期),只有大約1年壽命。首輪化療於1月至5月進行,華叔沒出現脫髮等副作用,體重上升,癌指數持續下跌,華叔表現樂觀。9月的一場肺炎,令華叔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但他仍勇敢地在10月進行次輪化療,可惜療效不彰,華叔遂決定放棄化療,開始安排身後事,爭取分秒與家人和好友相聚。主診醫生莫樹錦眼中的華叔是﹕「勇敢」、「很tough」,他支持華叔去維園六四晚會,吃家人不贊成吃的鰻魚飯。

生命從來不由人控制,沒有人會想到,司徒華安然踏進人生第80個年頭,度過了2011年1月1日後,翌日早上11時,病情會突然急轉直下,是天氣太寒冷的緣故嗎?是他吃過了被視為癌症病人不能吃的鰻魚嗎?其主診醫生莫樹錦說﹕「醫院病房是恆溫的,昨晚有否吃過鰻魚倒不清楚,但晚飯後他病情仍很穩定……」那麼,何解會瞬間病危?「或許這是天意吧!」

陪伴司徒華與癌魔搏鬥了整整一年的莫樹錦坦言,從華叔身上,看到什麼叫做勇氣,這勇氣足以令華叔無懼死亡,當眾人也為他患癌而悲傷,華叔反形容癌魔到訪是祝福,「這實在令人震撼!」

敬華叔:從不動搖 很tough

「2010年1月16日,他首次去威院,當時已斷定是第四期肺癌,有骨頭的擴散,屬腺性癌,經因子測試顯示是EGFR陰性,化療是最適合的治療!」莫樹錦說,足足5個月的化療,就在會診後隨之而展開,療程實在難捱,但華叔從未顯露過半點兒畏懼,「從來無動搖,很Tough!」

司徒華民主路上的戰友朱耀明牧師更透露,「在他痛的時候,我們說﹕『你應該服點止痛藥。』但他說,痛也是一種搏鬥,希望能夠克服這種痛楚!」

對於抗癌治療方案,司徒華一直採取主動角色與醫生商討,2月他要去支聯會年宵攤檔為市民寫揮春,6月,他堅持出席六四燭光晚會,當眾人也擔心華叔體力不支勸他保重,莫樹錦則選擇在華叔病情「可行的話」,盡量在療程安排上作配合支持。「他有很多嘢要去做,爭取民主是他一生,抗癌,只是他人生中的一段路。」

司徒華的勇敢,見於他不畏強權,亦不畏死亡,莫樹錦透露,華叔在5月完成化療後不久,病情開始有點惡化,骨頭受到影響,故再給予放射性治療,以控制病情,在暑期期間情况穩定,治療期間,他與華叔給其家人討論得最多的,不是他應否外出活動,而是應否讓他吃鰻魚飯。

撐華叔:鰻魚飯准照吃

「華叔很喜歡吃鰻魚飯,每當化療後病情好轉,他也想吃鰻魚,但家人認為無鱗片的魚對癌症病人不好,我們提出科學理據作分析討論。」最終結論如何?當然是華叔得到醫生的支持,可再嘗令他感到溫暖滿足的鰻魚飯。

自司徒華向外親口承認患上四期肺癌的一刻,無人夠膽推算他能再活多久,但這一切,在醫生和病人而言,早已心裏有數。莫樹錦坦言﹕「你們問治療成功機會?怎樣才算是成功呢?是永遠不死嗎?他能正常、開心地生活了一年時間,不就是治療的成果嗎?」

司徒華一直樂觀面對病情,9月從嚴重肺炎康復過來後,再進行另一輪化療,可惜成效短暫,其後病情轉差時,莫醫生與華叔及其家人反覆討論進行第三次化療的成效以及副作用等問題,司徒華最終決定結束化療,把握時間好好地與家人、學生、朋友一起度過餘下的日子。

「我真的很慶幸能作為他的醫生!今日他的離開,我們相當傷痛,但我們知道他的精神會繼續與我們在一起。」莫樹錦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