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最後住院階段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03日 05:59
2011年01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司徒華由2010年1月16日確診患上肺癌第4期至昨日與世長辭,足足與癌症搏鬥了近1年,他堅強的鬥志,以及威爾斯醫院的悉心治療,令他的壽命較什麼治療也不做的病人延長了幾個月。

司徒華在去年1月至5月間接受第一輪化療,效果很好,癌指數下降,體重增加,又沒有掉頭髮等癌藥副作用,令他對治療抱有信心。但在9月他感染肺炎,將他僅有的抵抗力打垮,他雖然康復,並在10月接受第二輪化療,但成果有限,之後他留在威院休養,只接受紓緩痛楚治療,包括皮下注射嗎啡,以減低癌毒入骨引起的疼痛。

搏鬥1年 首輪化療效果良好

司徒華在2009年底一次體格檢驗時,發現肺部有點狀陰影,由於他以往有長期吸煙習慣,醫生懷疑是肺癌,為他詳細檢查,並證實他肺部長有一個3厘米惡性腫瘤,屬肺癌第4期,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無法進行外科腫瘤切除手術,只能用化療抗癌。

由於他年紀大,醫生曾擔心他會捱不住接受化療的副作用如甩頭髮、嘔吐、皮膚出紅疹等。然而假如什麼也不做,按癌症病人存活中位數計算,病人最多只能多活半年。主診醫生中大臨牀腫瘤科教授莫樹錦,以及威爾斯醫院治療團隊,建議華叔接受化療抗癌。

司徒華首輪化療效果良好,癌指數下降,體重增加,「食得瞓得」,連甩頭髮、嘔吐等化療副作用也沒有,華叔和醫療團隊對抗癌的信心也樂觀起來。由於癌症受控,華叔曾勉勵病人說:「不要以為癌症是絕症」。

當時有腫瘤科醫生私下為華叔擔心,指評估抗癌是否成功,最重要是檢查腫瘤有沒有縮細,「若腫瘤仍是籮咁大,即使癌指數低,也只能作參考。」如今回望,華叔接受首輪化療後沒有出現副作用,可能是抗癌藥未能徹底殺滅癌細胞的迹象。

肺炎削抵抗力 停化療嗎啡止痛

9月感染肺炎是司徒華抗癌歷程的重大挫折,其抵抗力大減,癌指數飈升,加上盤骨受癌細胞入侵,令他全身非常疼痛,需要入院電療,並曾入住聖母醫院休養。他在死門關走了一轉回來,再次勇敢地接受第二輪化療,醫生在10月為他施術,包括處方擴血管生長藥,但療效有限。

由於化療有不少副作用,醫生與司徒華及其家人商議後,決定停止化療,但讓他接受紓緩性治療,包括在皮膚下注射嗎啡止痛,方法是用一個小小的「泵」將嗎啡以小分量慢慢注射入痛楚部位皮膚,讓痛處慢慢吸收止痛藥,以減少對病人不適的副作用。

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馮康說,醫生用了各種方法包括靜脈注射、皮下注射,「華叔在醫院最後階段,沒有很大痛苦」。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