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司徒華將創立教協視為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昨日教協於兩會址擺放弔唁冊給市民簽名,為華叔送上最後的祝福。全日到場弔唁的市民絡繹不絕,其中旺角教協更擺放了一個華叔的頭雕,這是華叔學妹兼多年好友「阿又」送給他的70歲大壽賀禮,出自著名雕塑家朱達誠之手。雕像表情自然,但又一副憂國憂民的神態,華叔甚為喜愛,不過他多年來都把雕像收起來,未有公開擺放,原因是不喜歡搞個人崇拜。
「華叔,吾必接好民主棒」、「七三抗爭師生福,平反六四風骨足,民主自由花開日,功成誰何有華叔」,弔唁冊上寫滿市民對華叔無聲的感激,有與華叔共事多年的教協職員一度擁着教協主席馮偉華激動落淚,有市民特意買了華叔生前最愛吃的鰻魚及補肺茶,拜祭華叔。
70大壽學妹贈禮
旺角教協的弔唁冊旁,擺放了一盆蘭花,是華叔住院時舊生送上的禮物;另有一個華叔的雕像供市民憑弔,原來內裏都有感人故事。
這個銅製頭雕是華叔生前好友「阿又」楊又蓮所送,她是葛量洪師範學院第12屆畢業生,是華叔的學妹,雙方認識逾四十載。阿又是雕塑家朱達誠的徒弟,她憶述雕像由來時說﹕「朱達誠老師好尊敬司徒先生,一直想幫他造個銅像,我同華叔講,他一口說好,還親自上朱老師個studio(工作室)花了兩小時造好個泥像。」她形容,華叔當時蹺起腳與朱達誠談天,對方就捉住華叔當時輕鬆之餘,又憂國憂民的神情,造出這個雕像。
一見就說「好似」 長放室內一角
華叔自六四事件後,一直未有踏足大陸,但他的雕像卻成功「闖關」。阿又說,她當年與朱達誠帶着泥像到江西注入青銅,豈料過關時被關員截查,查問雕像中人是誰,「我們當時想,如果直接說是司徒華會怎樣呢?會不會被沒收?最後朱老師說,這是我們一位好尊敬的長者」,最後順利過關。
阿又憶述,鑄成銅像後回港,華叔甚為喜愛,「他很喜歡的,他一見到就說『好似啊!』,還叫大家過來看!」不過,華叔並無公開展覽銅像,只是低調地放在教協理事室的一角。教協主席馮偉華解釋,華叔因為不愛搞個人崇拜,故一直把銅像收藏起來,直至昨日才正式「面世」。教協昨日因為時間倉卒,未及印製華叔的照片供市民憑弔,急就章下才把雕像從角落拿出來擺放。
阿又向記者稱,在華叔離世前兩天曾到醫院探望他,「當時他一鼓作氣喊了一聲『阿又』,之後口齒不清……他有千言萬語要說,我知道的」。她說,華叔一直提醒她要做好「葛師鑽禧藝展2011」,還預留了攤位展出字畫,不過未選好哪一幅,華叔已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