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生於1931年的司徒華,年幼時經歷日本侵華,令他培養出民族感情和愛國心。華叔曾說,當年他目睹日軍殘殺中國人,士兵更把屍體如豬肉般倒吊示眾,這些慘痛經歷,令他寄盼中國有天強大起來,抵抗異族的欺負,他的民族思想亦於那時萌芽。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10歲的華叔與家人由香港走難回鄉,路途崎嶇,他與家人在西環上船,「那天是年廿三,雨大浪大,我們一行人也很狼狽」。年三十晚,他們到了內地石岐,「任何人經過哨站,只要行得慢一點就會被日軍毆打」。花了兩周,華叔一家人終於回到故鄉開平。
開平的環境同樣惡劣,日軍不時搶奪民產,華叔家裏每天也有被搜掠痕迹。那時,有7個鄉民嘗試自組自衛兵反抗日軍,遭日軍殘殺,屍體還被倒掛。這些悲痛經歷,令華叔培養出一份民族感情,也體會到愛國不是愛政黨、政權或者政治領袖,而是要愛同胞:「若對同胞受苦受難,對祖國大地山河被破壞也無所感覺,那又如何叫做愛國呢?」
喜慶日子唱《我們舉杯》
經歷過苦難,華叔在歡樂時亦會盡興。華叔的「最得意弟子」張文光昨在電台節目中透露,華叔每逢生日和教協的喜慶日,便會要求一眾戰友與他高唱《我們舉杯》,張文光更在節目中高歌,悲痛心情令他一度哽咽,歌詞最後一句是:「為自由的祖國,為光輝的使命,乾一杯再乾一杯。」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