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昨接受地球之友指摘環境局行政失當的投訴,投訴指環境局就《空氣質素指標》(AQO)諮詢後一年,仍未更新指標,令市民未能做妥充足措施保障健康,環保局須本月內回應公署。地球之友又指出,去年首11個月3個路邊監察站錄得空氣污染指數超過100、即空氣污染水平達甚高的總時數多達3265小時,較十年前(2000年)的441小時增加逾6倍。
地球之友指環境局嚴重失職
環保局發言人回應指出,會向公署提供相關資料和協助,但不會就個別投訴回應。發言人又指出,去年中已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匯報諮詢結果、推行各項改善空氣質素措施的主要考慮等,當局正考慮各項政策因素和具體細節,以訂定社會各界都能接受的更新空氣質素指標和落實改善空氣質素措施的最佳方案。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蔡家民昨表示,申訴專員回覆其查詢時透露,已去信環境局要求回應,預料調查需時3至6個月。他說,特首曾在施政報告表示公眾諮詢後便會更新有關指標,民意調查亦指八至九成市民同意應該更新,他批評環境局沒有更新指標乃嚴重失職。他指出,若不更新指標,市民便不清楚自己身處於怎樣的環境,像現時的空氣污染指數若超過100,市民稍感不適可誘發心血管病,戶外工作的人士要更加注意身體狀况,但市民現在所做的措施只為滿足較低標準,所做的預防措施不夠徹底。
蔡家民估計環保局不願更新指標,或是因擔心若按新的空氣質素指標,某些基建項目便不能通過環境評估;又或是環境局「怕無面」,擔心路邊監察站錄得超標時數暴升。他說,曾多次向環境局官員提出更新指標要求,對方只稱「只係得個指標係無用」,又指已實施停車熄匙、禁煙等。他不滿環境局回應,形容「冇把尺,唔知你做嘅嘢係咪達標」。他指出,政府自1987年制訂有關指標後從未更新,促請當局應盡快更新,然後推行適當改善空氣措施,減少超標時數,並定期檢討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