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從去年主要貨幣中表現最佳的是澳元,而最差是歐元明顯可見,投資者一方面看好以中國為主的亞洲經濟前景,另一方面仍對歐債問題有所顧忌,估計上半年仍會維持如此局面。至於近期美國公布的大部分經濟數據不約而同地好轉,令市場憧憬美國經濟可望持續復蘇。然而,投資者不宜對此過分樂觀,原因這是經濟衰退後復蘇初期的常見現象。
以周一美國公布的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製造業指數為例,自一九四八年一月有紀錄以來,ISM製造業綜合指數自最低收縮水平返回擴張水平的時間不會超過十二個月,最長的一次是一九六零年五月低見42.6後,在其後第十一個月升至49.1後,在第十二個月大幅急升至57.6,直到一九六七年一月才再次出現收縮,另要留意,指數自八零年五月創29.4的歷史低位以來,只有八三年十二月曾高見69.9,至今為止的二十八年,指數僅數次升至60,且都受阻回落,故雖然ISM製造業指數升至57,為零九年八月份報52.8以來連續第十七個月處於擴張水平,但亦有可能快將見頂。不過美國樓市仍然低迷,失業率高企,消費者信心仍然低於90的極度樂觀水平,眼前數據顯示的美國經濟復蘇迹象,相信只是聯儲局在去年三月及十一月份兩次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措施導致游資泛濫造成的繁榮假象。
資金料續流向商品貨幣
然而,美元匯價未必因此而大幅下跌,以美國好,全球好的邏輯,美國若再陷衰退,資金可以避險為由而重投美元懷抱;其次是歐債問題仍令歐洲經濟前景不明朗,故今年上半年宜避免持有歐幣,澳元及紐元預期將繼續受惠資金流向商品市場以避過歐元,甚至是美元貶值的風險。
海通國際證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