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壯大教協 靠「農業輕重工業」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05日 05:59
2011年01月05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司徒華自言畢生成就便是創立教協,他生前接受訪問時,大談教協的「三大方向」和「三大戒條」。前者是壯大教協的方法,華叔透露,教協是靠售賣電子瓦罉和餅卡起家,慢慢發展成今天每年營業額達兩億元的全港最大工會之一。

華叔生前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指出,教協發展方向是模仿一個國家的建設方針,包括要重視農業、輕、重工業三方面。所謂農業,即是指要保障教師飯碗。司徒華指出,他當年曾控告聖保祿女校解僱一名請假的懷孕教師,最終勝訴,事件不單令教協打響名堂,更令他們得以創立投訴部,他更每晚親自處理教師的投訴。他說,教協不能只顧爭取教師權益,亦要捍衛社會公義,這是教協的「重工業」。

40元賣電子瓦罉 分拆賣餅卡

華叔指出,當年他已知道教協單靠舉辦活動,難以維繫數以萬計的會員,故發展「供求網絡」,把日用品廉價售予老師(輕工業)。他憶述,當年電子瓦罉剛推出市場,教協便以每個便宜40元的價錢賣給教師,因而打響名堂。當年餅店只接受大批購買餅卡,教協便充當「餅卡拆家」,由教協大批買入再「分拆」給教師,強調「一張都賣」。

司徒華當年發動全港學校罷課,力抗政府調低文憑教師的起薪點而嶄露頭角,繼而創立教協,原來當年是兩邊不討好﹕「新華社指我們是托派(托洛斯基派),港英政府則指我們是左仔,是共產黨。」輿論抹黑教師,司徒華便請來3大宗教領袖,包括天主教主教徐誠斌、聖公會會督白約翰、中華基督教會牧師汪彼得化解危機,齊指出教師以大局為重,深明大義,成功扭轉形勢。

禁謀個人利益 禁銷個人信仰

為免人事複雜拖垮教協,司徒華訂立了「三大戒條」,第一條是「發財行遠一點」,認為來教協服務的人不應謀取個人利益;第二戒條是「不得販賣私貨」,私貨是指「信仰」,華叔認為每人信奉不同主義,教協職員不可把個人信仰或主義加諸會員身上;最後一條戒條則是要求做好本分——「做個好老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