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總幹事王秀容批評,警方在處理性暴力案件時,令本要「鼓起極大勇氣」報案的受害人重覆憶述慘痛經歷,有受害人更因警方轉換調查隊及多番「補問」,重複錄取口供3至4遍,亦有受害人被要求講述10多年前的性經驗。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與浸大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洪雪蓮合作研究有關性暴力受害者求助經驗,洪雪蓮於09年6月至去年5月訪問了21名14至49歲性暴力受害人。她透露,曾有受害人在A警局報案後,由報案室警員為她錄取口供,又有不同警員多番補問。同日案件轉交案發現場所屬的B警隊,又重新錄取口供。
男警在場感難堪
結果,受害人輾轉憶述了3至4次案情,錄取口供程序更由下午4、5時,延續至凌晨4、5時。洪雪蓮稱,程序不單令受害人感到混亂,亦嚴重影響其情緒,「問完又問,講完又講,去完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令受害人感到被當成犯人般受審﹗」
洪雪蓮續稱,錄口供過程累贅,亦令受害人感到尷尬和受傷害,例如曾有受害人被要求詳細講述與10多年沒見面的前夫的性關係、首次性經驗等,其實與案情無關,而且有條例訂明在法庭上不得提出有關指稱受害人過往性經驗的問題。另外,錄取口供時不時有男警員在場,亦令受害人感到難堪。王秀容認為,重複及累贅提問,令受害人反覆憶述慘痛經歷,或影響日後情緒復原。「我們明白二度傷害是一定存在的,不過仍希望能將其盡量減輕。」
風雨蘭中心主任陳江秀則指出,性暴力受害人對於外界態度尤其敏感,警員有時提出明示或暗示質疑如「(案情)真定假的?」「是否本身濫交?」等,均會對受害人造成嚴重傷害,希望警方提高敏感度。
警方發言人表示,會盡量安排接受過處理性暴力受害人訓練的同性別警員錄取口供,亦會應受害人要求,安排公立醫院進行一站式錄取口供及法醫驗證等。另外,警方亦會為前線人員提供處理性暴力案件的相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