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場消息稱,人民銀行將對各銀行按月測算及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在一行三會舉行年會前傳出這樣的消息,似乎是有意吹風,為新的規定造勢。人行為什麼要推出差別存款準備金制度?要按月測試呢?可能實施的新制度,對銀行類股的影響有多大呢?
據報道,人民銀行已制定一套規範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計算方法,於今年起,央行將對各銀行按月測算及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措施,考慮到調整業務結構需時,今年前3季度將給予商業銀行依次遞减的容忍度。此外,消息更指央行有意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以降低支出成本。
按月測試 有助平順貸款增速
推出差別準備金率,實在是央行不得不推出的措施,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存款準備金率已屢創金融改革後的新高,市場普遍預期,再一刀切式地加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有限。因此,才有以上傳聞。至於為何按月測試,當然與中資銀行慣性地出現「井噴」式地貸款有關,而按月測試,有助平順貸款增速。
計算差別準備金率的公式相對簡單,是央行計算的合理資本充足比率减銀行實際資金充足比率,乘以穩健經營綜合系數。當然,其中涉及實質運算,已不是一般投資者可以理解的了。按此公式,銀行要想避免交差別準備金,可以採取的方式不多,一是減少貸款投放,二是提高本身資本充足水平,三是提高穩健程度。
對銀行盈利的影響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是潛在的存款準備金率的調高,綜合各種因素,此舉相當於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00至200點子,對銀行純利的影響約為0.8%至1.5%不等。另一方面,消息還指央行有意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目前是0.72%),甚至降低所有存款準備金利率(目前是1.62%)。如只是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對銀行的影響有限,因為大部分銀行的超額部分大約是1個百分點左右。但如果央行全面調低存款準備金利率的話,對銀行的衝擊會較明顯,粗略估計,每下調10個點子,銀行的稅前盈利將下調1.0%至1.5%。
綜合來看,有關消息對中資類銀行類股稍有壓力,但衝擊在可接受範圍。長遠來看,人行通過更項微調措施,减低了銀行體系的整體風險,這個好處,要到中國經濟增長走下坡的時候才能顯示出來。對於投資者來說,尤其是中長線的價值投資者來說,中資類銀行股更具價值。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