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強積金計劃有俗稱「對冲」的機制,一旦員方被遣散,強積金戶口內的資方供款部分可用來抵償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每年用作對「對冲」金額逾25億元。有工會批評有關機制對員方不公,有八成受訪者對安排不滿,認為強積金淪為僱主儲備「炒魷魚」的遣散費基金。
僱主「炒人」成本轉嫁公帑
在維記牛奶公司從事生產工作9年半的何女士,被解僱後按年資獲賠約6.1萬元遣散費,但當中5.5萬元其實是「對冲」自僱主的強積金供款,何女士失業之餘亦同時失去部分退休保障。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副理事長羅鄧敬慨嘆,僱主有責任保障員工退休後的生活,但「對冲」安排令員工的退休金失去保障,晚年最終或要申領綜援度日,這安排亦變相把「炒人」成本轉嫁公帑。
以何女士為例,丈夫患腦退化症,她要獨力供養家中6名子女,原在維記生產部工作,每月掙9000元,強積金戶口分別有5.5萬僱主供款及5.5萬個人供款。但她服務9年半後被解僱,她憤而理論卻被報警趕走,幸得好心警察建議她向工會求助。在工會協商下,她獲賠償約6萬元長期服務金,後來發現當中5.5萬元其實是僱主從其強積金僱主供款部分扣除,令她失業的同時亦失去部分退休保障,曾嘗試割脈自殺,昨日說起亦忍不住激動流淚,「心內屈得很辛苦,覺得下半世無保障」,直言對「對冲」安排完全失望。
積金局:對冲安排屬政府政策
職工盟上月訪問150多名飲食業員工,超過八成受訪者對對冲安排十分不滿,認為應該取消,亦有近九成受訪者認為,強積金不足以應付退休需要。職工盟指出,過去被強積金「對冲」掉的僱員,平均被扣取4萬多元強積金。工會認為,飲食業員工普遍薪酬偏低,對冲機制令員工無法安享晚年,要求政府修訂法例取消對冲機制。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胡穗珊批評,「對冲」安排已淪為僱主儲備「炒魷魚」用的遣散費基金,「炒人成本減少,變相令僱主可以動不動便炒人」,建議政府修例取消有關安排。積金局發言人回應說,「對冲」安排屬政府政策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