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盜號問題其實早在蘋果iTunes商店於2003年上線後不久便出現,但當時盜號情况並不活躍,直到iPhone、iPad相繼大熱後,非法帳號問題終於大爆發。不過,面對用戶帳號被盜的質詢,蘋果幾乎是「坐視不理」。
去年7月左右,部分美國用戶發現自己的iTunes帳號被人用來購買越南語電子書程式,向蘋果投訴,後來蘋果宣布,查明是該程式開發員Thuat Nguyen盜取用戶帳號來購買產品,並表示「受影響的帳戶約400個,只佔1.5億iTunes用戶不到0.0003%」。
軟件銷售獲分利只在意銷量
《電腦報》引述內地經營蘋果水貨產品的人士稱,蘋果一直都知道非法帳號情况,但不會認真去管。因為蘋果可以從軟件銷售中獲分利,他們在意的是軟件購買數量,而不會在意購買的帳號和信用卡是誰使用,加上軟件銷量又可以刺激硬件產品銷售,雙重利益令蘋果對盜號問題「視而不見」。
據了解,在Nguyen事件發生後,蘋果曾修改購買流程,要求用戶在購買程式時需要重新輸入信用卡數字安全碼,還指引用戶「若發現帳戶被盜,最好更改密碼並通知信用卡公司停卡並退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