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去年全國賣地總金額創新高,達到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前年增加70%,由於賣地面積為4280平方公里,比前年僅增加18%,意味著地價實際上被大幅推高。其中,北京與上海更名列去年全國賣地收入前兩位,兩市賣地金額達3165億元,佔全國賣地總額逾10%。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昨日在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稱,數據反映出城市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利益分配不合理,土地出讓制度極待進一步改革完善。他說,在過去5年來,全國共批淮新增建設用地2200平方公里,土地出讓(賣地)收入達到7萬多億元人民幣。
價高者得模式助長地價飈高
不過,自2004年以來,中國土地出讓方式以「招標、拍賣、掛牌」為主。招拍掛制度的核心是「價高者得」,雖令全國土地收入猛增,但也間接助長地價飈高。徐紹史指出,今年要推動轉變土地供應由「價高者得」的單一目標,改向完善市場、保障民生等的多目標管理,包括完善「限房價競地價」、「雙向競價」、「綜合評標」等多種房地產用地拍賣模式。
另外,據北京土地儲備整理中心的最新成交數據顯示,至去年12月31日止,北京去年全年通過賣地共售276幅地皮,成交金額達1638.5億元,金額同比增幅76.56%,不單佔北京去年財政總收入的70%比重,也令北京位居全國土地收入榜首。而第二位是上海市,去年全年共推出568幅地皮,賣地金額1527億元。而單是這兩大城市的賣地收入總和,已是全國賣地總金額的11%。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