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通脹是2010年中國經濟的關鍵字眼。邁入2011年,中國政府力圖繼續控制信貸,重回2007年前的穩健貨幣政策軌道。根據財新網報道,人行吹風會透露,今年可以接受的貸款增速將由去年的19.5%急降到12%至13%。金融專家指出,12%左右的低水平增長,勢必對股市產生重大影響,銀行、地產等板塊首當其衝,並預計實際增速將達15%至16%。
09年增速 遠超經濟通脹
央行在吹風會上指出,歷史上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8年間,GDP和CPI的增速之和與貸款增速相差不到2個百分點。而2009年,貸款增速高達32%,比GDP及CPI之和,高出23個百分點,「這是危機時刻的特例,不是趨勢,不應成為常態」。央行結論是今後要實施穩健貨幣政策,貸款增速與GDP、CPI之和的差距應逐步縮小並趨於一致。基於央行預期,在今年GDP增長8%,CPI增長4%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的貸款增速應該是12%到13%。不過,政策可以靈活應變,若CPI保持穩定,只是GDP增長過快,貸款增速可以適度加快。
2010年新增信貸7.8萬億,增速為19.5%;若2011年增速回落到12%,以去年47.8萬億的總貸款額度計算,新增貸款僅5.6萬億,這與人行官員去年底預測的7.1萬億相距甚遠。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回應本報記者提問時,他預測今年GDP增長達9.5%,貸款增速則會達到15%。他指出12%的增速偏緊,將對經濟流動性有所影響。他又預計貨幣政策收緊的趨勢僅維持到今年2季度,今年底將緩和。
券商料下半年緩和收緊政策
中信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則認為,用CPI加GDP來推算貸款增速過於簡單,由於中國處在金融政策深化以及貨幣化的進程中,貨幣增速勢必大於前二者之和。吹風會可能是故意將目標定緊一點,但實施起來一定超過13%的增速。若新增貸款從去年的7.8萬億急速回落到5.6萬億,則非適度,而是強制,步子邁得太大,對於股市亦會造成衝擊,銀行股、地產股將為重災區。
對於今年中國通脹以及貨幣政策的預測,也是見仁見智。大和資本市場昨日公布2011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中國通脹將於1月見頂,隨後大幅下跌,投資者對於通脹以及進一步收緊的貨幣政策的憂慮最快於3月減弱。中央很可能從年初大幅收緊貨幣政策,轉為第二季度放緩步伐回復常態,以及在下半年實施寬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