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除了競爭優勢受威脅,泄密事件還令雷諾與日產的合作大計蒙上陰影,一名匿名日產高層向《華爾街日報》稱,他很憤怒,因為雷諾與日產電動車合作計劃其中一個重心——鋰電池技術,主要由日產供應,「他們泄露的實際上是我們的技術,他們沒有自己的鋰電池技術,我們為他們提供所有電池。」
電動車被視為汽車業明日之星,電池是其最大技術瓶頸之一。第一代在市面出售的電動車,每次充滿電或更換新電池後,只可行走約140公里,加上車用電池售價昂貴,令電動車遲遲難以走入大眾市場。現時電動車電池售價約為1萬美元(約7.8萬港元),佔汽車售價最少三分之一,研製更耐用、成本更低的電池,成為汽車商一大戰場。
中國鋰存量豐富 技術落後
現時混合動力汽車普遍使用鎳氫電池,但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鋰離子電池是未來大勢所趨。根據美國地質局報告,中國鋰儲存量佔全球十分之一以上,但中國研發鋰電池的步伐明顯落後於歐美日,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張楚去年6月指出,鋰電池核心專利已被幾家外國公司掌握,中國鋰電池產業極為被動。
中國生產車用高端鋰電池材料的能力亦遜於歐美日。與鎳氫電池相比,鋰電池在相同的空間裏可容納較多電力,可使得汽車混合動力系統體積縮減一半,但鋰電池容易過熱,安全隱患大,近年來手機、手提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時有鋰電池過熱爆炸事件,車用鋰電池容量遠大於電子產品電池,一旦電池在電動車飛馳時起火,後果不堪設想。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