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賽車神童誓闖F1苦無練習場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0日 05:59
2011年01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我夢想是做F1(一級方程式)賽車手……我們能否有一個練習場?」香港賽車神童陳卓軒雖年僅13歲,但已多次奪獎,去年已遠赴歐洲與全球30多名學員爭逐晉身成為方程式車手的機會。但卓軒在港苦無練習機會,因曾在亞洲小型賽車界享有盛名的香港,近年已經連一個合法小型賽車場也沒有。

香港小型賽車會透露,短期內將向政府及解放軍申請借地作小型賽車比賽或培訓,望能復興此運動(詳見另稿)。

往澳門深圳練習 每月1.5萬元

曾在內地及澳門多個小型賽車比賽奪冠亞季的陳卓軒,父親陳啟圖的支持功不可沒,因陳父亦是此道愛好者,故在賽車場上兩父子可謂亦師亦友。卓軒5歲時偶然坐上小型賽車玩耍時,雖被發現天分高兼反應快,但培訓卻遇困難,因本港過去十多年一直無永久性合法練車場地,陳父遂自組少年賽車隊,並每月帶兒子到澳門或深圳的賽車場練習及比賽,但這樣練習所費不菲。「練習連住宿等每月成本達1.5萬,是香港的5倍!」陳父說。

獲全國青少年亞軍

苦練加天分,讓卓軒在2008年獲全國青少年卡丁車錦標賽的全年總亞軍,現時更是全港擁有FIA(國際汽車運動聯會)賽車證的最年輕選手。去年FIA首次招募全球30多名年輕小型賽車手在歐洲青訓及比賽,以便為未來方程式賽車培育接班人,卓軒成為香港唯一代表。在西班牙德國等地比賽後,卓軒驚覺競爭激烈,他在30多人中只能排20名左右,不過他透露差距其實好少:「我與第一名的時間相差只有零點幾秒」。

小型賽車雖為青少年而設,但比賽時極速可達每小時130公里,不遜於馬路快車,風險自然有,卓軒回憶年僅7歲時,在深圳賽車場即試過因意外傷頭及腳,要住院數天:「當時我欲超車時被對方跑車碰撞,我的車撞向牆損毁,我記得腿骨好像曾裂了。」

卓軒回憶時輕描淡寫,因他不怕意外,只是希望終有日成為中港澳首位F1方程式賽車手。

但要在國際青訓30多名學員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卓軒指外國同學在比賽經驗及政府支持上有優勢,因不少歐洲國家甚至澳門都有自己的小型賽車練習場,香港卻仍沒有場地。陳父稱,要做一級賽車手需要極佳的體力,故卓軒除了兼顧賽車及學業外,更會抽時間努力練體能,包括打網球、游水及跑步,希望鍛煉意志及鐵人的體魄。兩父子新一年都有同一個小小的願望:「希望特區政府可批地做小型賽車練習或比賽場。」

康文署﹕場地審批考慮大眾獲益

康文署發言人回應指出,若團體希望借用該署場地作小型賽車活動,可向該署申請,康文署審批時會考慮活動是否會令大眾獲益,場地是否合適等(詳見另稿)。

明報記者 陳志偉 吳光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