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平保傳再融資 折射同業兩難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0日 05:59
2011年01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1月6日,千億再融資市場傳聞突襲中國平安(2318),其A股股價一度重挫逾6%,收盤跌幅為4.14%。當晚,平保緊急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目前沒有A股再融資計劃,公司經營狀况一切正常,財務穩健。

這一幕讓人聯想到2008年平保因投資富通銀行一度巨虧約200億,A股1600億元天量再融資更因各界巨大壓力而流產,且公眾形象遭嚴重衝擊。

快速擴張惹禍

據接近中國保監會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並非空穴來風,平安確有融資需求。平保亦在澄清公告的最後指出,公司將根據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以及市場狀况做好後續資本的規劃。有業內分析師指出,平安2010年中期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8%,隨着收購深發展與壽險、產險業務的高速發展,預期到2010年底,償付能力充足率依將200%以上,高於監管部門要求,故融資需求並非十分緊迫,融資額度也不會像傳言中那麼大。

但平保等內地險企在未來數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那麼對資本金的保障需求將無法避免,否則償付能力必出現巨大缺口,更何况平保始終懷抱跨界經營金融帝國野心,在整合深發展和平安銀行方面需備足巨資。舉例來說,2010年內地壽險業保費收入將達11,000億元以上,如保持年均20%的增長率,2013年壽險業保費收入將達19,000億元,則未來3年新增業務對應的最低資本需求約2100億元。

監管機構遇「兩難」

眾多研究機構以及投行皆認為,今後10年甚至20年,中國保險業仍將維持兩位數增長,加之社會的老齡化進程和政府對民生的進一步重視,前景看好的保險業市場競爭將進一步激烈。

可堪佐證的是,2010年,保監會共批覆籌建7家新保險公司,這是繼2004年擴容後,一年之內批覆新保險公司最多的一年。但究竟有多少家保險公司等待成立的答案或更讓人震驚——超過100個。從1980年中國人保恢復保險業務以來,內地保險市場上正式營業的保險公司共計也不過110多家。

隨着市場主體的急劇膨脹,過度競爭將有可能加大行業經營風險,最終影響消費者利益。對監管機構而言,如何讓整個行業在發展的同時,保持穩定和健康成為一個重大的「兩難」課題,從保監會近期釋放的資訊看,保險業片面追求保費增長的發展階段已到轉捩點,預計未來保費增速將有所放緩,其經營將在約束之下趨於規範。

撰文: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