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人第一代東瀛偶像西城秀樹病逝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8年05月18日 12:59
2018年05月18日 12: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在中國,他是象徵中日友好的和平大使;在韓國,他是衝破日韓世仇的第一人;在香港,他是日本「二度侵略」維港兩岸的流行文化先鋒。西城秀樹,曾經紅遍東半球的歌影巨星,前日因心臟衰竭在橫濱醫院病逝,享年63歲。由Young Man到傷痕纍纍,秀樹絢爛一生讓人心折。
記者:吳家偉 張文鈴
日本巨星西城秀樹昨傳出死訊,據日本傳媒透露,西城上月25日與家人享天倫期間因心臟衰竭暈倒,送院後一直昏迷,延至前日在橫濱醫院逝世,終年63歲。
「東條英機已成過去,西城秀樹即將來臨。」在80年代維園一個悼念九一八事變日軍侵華的活動上,曾獲日本京都大學聘任的香港中文學者陳耀南寫過這副對聯,原意是警惕港人提防日本文化侵略,客觀上則反映了以西城秀樹為代表的日本風,對當時香港流行文化的衝擊。
原名木本龍雄的西城秀樹出生於廣島,1972年憑首支單曲《戀愛季節》出道。1979年,他翻唱《YOUNG MAN(Y.M.C.A)》並配以字母舞姿,風靡亞洲。他推出過86張細碟,代表作還有《傷痕纍纍的Laura》及《Blue Sky Blue》等,當年與鄉裕美、野口五郎被稱為新御三家,19歲起多次打入日本《NHK紅白歌合戰》。
紅遍亞洲 多次來港演唱
香港在80年代掀起一片東洋風,由流行曲、電視劇到日用百貨、衣着髮型皆沾染日本氣息。西城秀樹香港歌迷會成員Catherine形容,他是第一批影響香港流行文化的日本人,「佢係頭一批製造呢個boom(潮流)嘅人,令好多香港人開始聽日本歌,留意日本文化」。
1981年西城在伊館開演唱會,掀起一片撲飛熱。一年後,他再訪港舉行多場個唱,影響力媲美當年的本地紅星羅文、許冠傑。其後他亦多次訪港開騷及出席活動,又接拍1987年港產片《天使行動》,最後一次公開來港,是2007年出席《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2006頒獎禮》。
西城盛名廣傳於亞洲,在歌樂層面,也在政治層面。1988年,他出席了漢城(現稱首爾)奧運前夕的官方演唱會,成為二戰後首位日本人在南韓演唱日文歌(當時南韓禁止公開演唱日文歌)。1998年,他更獲邀在中國萬里長城表演,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20周年。
西城先後在2003及2011年兩度中風,他積極接受治療,一度重返舞台開騷,毅力驚人。他曾稱求生動力源於家人及歌迷,也希望憑着自身的不屈不撓,鼓勵患有同類疾病的人。2011年中風入院後40天,他坐着輪椅也要開演唱會。
西城在2001年與圈外人太太結婚,2002年誕下首名千金莉子,其後再誕下兩名兒子慎之介和悠天,目前兩子分別14歲及13歲,女兒下月初才滿16歲。西城生前受訪時指曾向妻許下承諾,要唱到70歲才退休,待子女長大才功成身退,是個好丈夫兼模範爸爸。可惜多年奮戰病魔的西城早已傷痕纍纍,前日不敵頑疾與世長辭,家人將於下周五黃昏為一代巨星設靈,地點是東京青山葬儀所,翌日早上11時出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