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殲20戰機近期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由始至終伴隨着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的訪華,其大出風頭一般都被解讀為針對美國的一場「示威」。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蓋茨訪華事件中,如影隨形的還有一個「第三者」,就是台灣,而殲20戰機的曝光,既是曝給美國看的,也是曝給台北看的。
美憂心台淡定 耐人尋味
具諷刺意義的是,美國和台灣過往對中國軍力的例牌反應是,美方輕描淡寫,台灣極度敏感,但今次對於殲20的表態,反應卻剛好相反。美國從蓋茨到軍事專家都表現得憂心忡忡,而台灣方面卻似乎異常淡定,一向標榜對彼岸情勢「盡在掌控中」的台灣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次長日前甚至表示,網上流傳的殲20照片「有問題」,暗示是「A貨」。這種轉變頗耐人尋味。
蓋茨今番訪華,雖然中方反覆強調,影響中美軍事交流的主要是美國對台售武問題。但北京深知,在「與台灣關係法」規限下,美國不會停止對台售武,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歸根究柢還要靠中國自己。近年,北京的策略是「雙管齊下」:一方面加強兩岸政經關係,降低台灣方面的敵意;另一方面則是大力提升軍備,針對的目標已從擴大兩岸軍力差距轉為縮小中美軍力差距,從根源上打消台灣軍方購買的意欲。
台向美購戰機 作用漸失
舉例而言,殲20隱形戰機的成功試飛,令台灣繼續向美國求購F-16C/D戰機失去了意義。這實質上也是對美國軍工集團利益的一次打擊。而這種打擊其實才剛開始,稍後當中國的航空母艦、太空戰機、激光武器相繼「曝光」後,又被罩上「增加軍事透明度」的光環,對手似乎也只能是啞子吃黃連。
過去的說法是,美國以軍備競賽拖垮了前蘇聯,近20年來,海峽兩岸的軍備競賽又拖垮了台灣經濟,今後的中美軍備競賽,拖垮的又會是誰呢?
孫嘉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