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昨日升233點報23760點,成交金額717億元。歐債危機持續,但對全球主要股市影響不大,恒指在調整至50天線便反彈,加上升勢相對全面,只要西葡不出事,應有力一挑戰25000點水平。大悶股合和實業(0054)破頂,後市可看高一線。
由2004年至今,合和市帳率一直保持平穩,在正常市况下於1倍至1.2倍水平徘徊,2007年大牛市時則達到1.8倍水平,2004年次季宏調和金融海嘯期間,則略為跌穿0.8倍,現時處於大約1倍的中間水平,放在當前的資產價格上升周期,中線持有已具備值博率。
不過,回顧近年的「大悶股板塊」,一旦股價出現突破,後續升勢往往遠勝預期。希慎(0014)便是最佳例子,集團股價由1997年開始一直受制於25元關口,但在2010年8月底突破後,升勢一發不可收拾,在不足半年期間,現價37.9元已較阻力高出達51.6%。
大悶股突破後 升勢驚人
當然,相對希慎炒作希慎廣場(前興利中心)落成,以及內地自由行旅客帶動零售銷售,合和可供憧憬的空間似乎相對較小,但若非希慎本身估值廉宜,單靠炒作和重估,亦不可能累積上升那麼多。
論估值,參考野村估計合和的每股資產淨值38.35元,現價折讓逾30%,以旗下資產項目均提供穩定現金流和升值潛力,如此估值並不合理。此外,野村指出,合和正研究分拆地產業務上市的可行性,一來可集得資金發展合和中心二期、利東街項目以及內地業務,亦更能反映真實價值,若成事確實有頗大炒作空間。
現價折讓逾30% 或分拆業務
事實上,近年市場一直鍾情於炒折讓大的資產股,希慎是一例,就連「冬眠」多年的香港興業(0480),被野村吹捧後便連番爆升。一來以正常市况下的估值上限,合和現價亦有20%上升空間,在當前資產升值浪潮下,合和中心二期和利東街項目,亦絕對有條件成為炒作藉口,若成功突破27元重大阻力,相信會吸引不少資金追入炒作,屆時應可升至30元以上,甚至有機會挑戰2007年高位40元水平。退一步來說,就算炒作願景落空,現價股息率亦達4厘,防守力亦強,不妨現價入市,目標價可參考野村的31.3元。
撰文: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