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國泰勞資爭拗,有學者認為責任在於資方仍沿用已過時的「增薪點」薪酬制度,致「好心做壞事」,加薪4.5%即使屬市場水平,工會仍抓住「公司將錄得破紀錄盈利卻玩弄加薪數字」之痛腳,欠缺政治智慧,建議管理層研究改革舊有員工仍沿用的「薪點」制度,否則勞資爭拗將會持續。
源於1950年代港英政府公僕系統
浸大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其琨表示,今年通脹嚴重,加上最低工資的漣綺效應,打工仔普遍期望今年加人工4.5%至5%。中原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預計,年內大企業平均加薪3%,個別行業例如地產、建築、金融,加幅可望高達5%至10%。出口、製造、物流業受歐美經濟未復蘇拖累,估計加幅只有1%至2%。
趙其琨指出,是次國泰勞資糾紛核心為「薪點」制,源於50年代港英政府公務員系統,後來多家英資洋行和公營機構跟隨採用,國泰所屬的太古集團是其中之一,好處是員工每年「例牌」獲加薪,機構可留住人才。
直至1998年金融風暴,多家企業以經濟不景為由,取消「例牌加薪」的「薪點」制,改為按企業盈利及員工表現決定是否加薪。國泰舊有員工仍沿用「薪點」制,97年以後入職的則按時薪出糧。
沒趁金融風暴改革 被評欠政治智慧
趙其琨認為,國泰可考慮用數年時間,改革舊有員工所用的「薪點」制以配合市場大勢,否則加薪之計算方式,每年都會引發爭拗。他認為,「國泰沒有趁08年底金融風暴,把握機會改革薪點制。數月前更高調預測今年錄得破紀錄125億元盈利,即被工會借勢抨擊,可見沒有政治智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