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ASA發現類地行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2日 05:59
2011年01月12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太空總署表示,其開普勒軌道望遠鏡早前發現迄今為止已知的太陽系外最小的行星,它也是人類首次發現存在於太陽系外、類似地球的岩石行星,被喻為「人類史上的重大發現之一」。

科學家形容,這顆細小的「類地行星」(擁有類似地球的岩石結構),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不到3.2萬公里(相比下太陽與地球距離1.5億公里),甚難發現。這小行星距離地球560光年,被命名為「開普勒-10b」,直徑是地球1.4倍,質量比地球大4.6倍。太空總署指,如果條件適合,它原來有機會孕育生命,相比其他氣態行星,更可能有液態水存在,只是由於它距離恆星太近,朝向恆星的一面,溫度高達1370℃,比熔岩還要炙熱,令其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美國太空總署在3000萬光年外發現的「韓尼茲(Henize)2-10」矮星系(dwarf galaxy),竟擁有一個異常巨大的黑洞,質量足是太陽的100萬倍,這意味部分異常巨大的黑洞,可能早於其主星系誕生,將固有觀念推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