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在即,國有銀行的人民幣業務,亦首度在美國開展。中國銀行(3988)紐約分行本月開始,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人民幣開戶及兌換服務,個人的每日兌換上限為4000美元(折合26,416元人民幣),高於本港現時每人每日2萬元人民幣的兌換上限。銀行界認為中行的人民幣業務擴至美國,顯示中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心,長遠應可進一步壯大境外人民幣資金規模,惠及本港的人民幣離岸業務及產品發展。
中國銀行紐約分行近日宣布,可接受個人及企業開設人民幣帳戶及兌換人民幣。中行紐約分行網站的資料顯示,個人可在紐約分行兌換人民幣,每日兌換上限為4000美元,但只可透過匯入及買賣存入人民幣,不可從戶口直接提取及存入人民幣現鈔(詳見附表)。企業客戶亦可作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的相關匯款,以及申請貿易融資等。
不可直接提存人幣現鈔
事實上,早已有外資行在海外提供有限度的人民幣服務,以匯豐為例,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已有提供人民幣開戶服務,在美國也有提供人民幣買賣服務。不過,中國銀行為國有銀行,一向有發展人民幣業務的「獨家」優勢,其可提供服務的空間及潛力,始終優於其他銀行,故這次中行成為首家國有銀行在美國開展人民幣業務,市場普遍認為別具象徵意義,既能為胡錦濤訪美之行錦上添花,也顯示到中國正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工銀:有利港日後人幣業務發展
有市場人士擔心,人民幣業務擴至美國會否與本港競爭,甚或影響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工銀亞洲(0349)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相信,對本港人民幣業務影響有限,而中行在紐約提供人民幣服務,應可吸引新的客戶群兌換及使用人民幣。雖然短期未必可以見到當地的人民幣存款快速增加,但可以預期,繼美國紐約之後,中行應會逐步將人民幣業務擴展至其他海外市場,長遠而言,定可擴大境外人民幣資金的規模。當人民幣在境外流通的規模擴大,有利支持本港日後發展人民幣股票或其他人民幣服務。
中行紐約分行經理接受美國《華爾行日報》訪問時表示,中行紐約開展個人及企業人民幣業務,是為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作準備,希望將來可成為美國的人民幣結算中心。匯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認為,中行在美國擴展人民幣業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自然發展,他預期中、美人民幣業務相關的協議日後會增加。
太古地產擬籌24億人貸
另外,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稱,太古集團(0019)旗下的太古地產,計劃籌組24億元人民幣貸款,為期3年。至於長實(0001)部署發行的人民幣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據悉最快本周向證監會及港交所(0388)提交申請。
(明報記者姜靜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