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純人類萬能幹細胞誕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4日 21:59
2011年01月14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人類幹細胞具有治療作用,但製造幹細胞的過程必須依賴動物生物成分來支持細胞生長,例如加入老鼠活細胞或動物血清,除了會帶來動物及人類基因交換的危機,亦存在道德爭議。香港大學最新研究,以一種酵素抑制劑取代動物成分,擺脫了傳統限制,成為全球首間製造出沒有動物基因的人類「萬能幹細胞」的實驗室,相信兩三年後可在臨牀層面應用。

病毒基因培植 用於人體或致癌

不過,目前的新方法仍有缺陷,負責研究的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牀教授蕭頌華解釋,由於新培植方法會以病毒基因作為載體,刺激細胞重組,故潛在細胞病變風險,應用在人體後或會致癌。蕭說﹕「距離幹細胞應用在人體層面,仍有一段很長的路,我們未來會集中研究如何解決病毒基因問題,以及簡化生產幹細胞的程序。」

日本2007年首次透過人類的皮膚組織,在實驗室製造出「人工誘導萬能幹細胞」(下稱「萬能幹細胞」),但技術必須依賴動物生物成分來支持生長,故會把老鼠細胞或豬的血清加進人類細胞之內,換言之,接受幹細胞的人體有可能接收了動物的遺傳基因,或感染動物疾病,導致人類免疫系統出現排斥,故一直無法把這種「萬能幹細胞」臨牀應用於人體。

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兩年來不斷嘗試多種方法希望打破舊方法的局限,結果發現一種酵素抑制劑,可取代細胞內的動物成分,成為全球首間實驗室製造出完全沒有動物基因的「萬能幹細胞」,適用於人體各器官及組織,包括可以分化成為肝細胞、心臟細胞、神經細胞等。

可望改善腳部壞死 減截肢風險

為試驗「萬能幹細胞」效用,研究團隊把約20隻老鼠的左腳紮起,待左腳因「無血到」而壞死,再移植「萬能幹細胞」內一種細胞,結果老鼠的血管能恢復七成的血流量,較傳統骨髓移植只能恢復三成的血流量,效果更為顯著。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及眼科研究所助理教授連祺周表示,相信治療有效改善因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出現血管阻塞令腳部壞死的病人,減少截肢風險。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教授(心臟學)謝鴻發認為,技術日後有望應用在更普遍的疾病,包括神經退化疾病和心臟衰竭等,目前正建立逾10種疾病的「萬能幹細胞」資料庫,希望技術能在兩至三年後應用在臨牀測試。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