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通脹壓力升溫,首月內銀信貸投放又勇進,以及熱錢持續流入,促使人民銀行自去年以來第7次收緊銀根,由本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RRR)0.5個百分點,再凍結銀行體系資金約3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分析預期,存款準備金率上調行動將陸續有來,但不排除人行亦會於月內加息。
兩個月第4次 今年首次
人行今年首度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令大型銀行及中小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分別升至19%及17%,再創歷史新高。存款準備金率於短短2個內4次上調,令市場揣測,內地通脹問題或進一步加劇,亦有分析認為,市傳今年首周內地銀行整體借貸已達5000億元,也是人行本次「出招」的原因之一。
有內地經濟學家指出,是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實現了控通脹、穩物價的政策目的,預計下周四(20日)內地將公布去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或高於預期。
匯豐料未來數月通脹6%
匯豐昨晚發表報告指出,預計未來數月通脹率會升至5%至6%,中央需要採取果斷收緊措施防範通脹升勢過快,預計未來6個月收緊銀根行動將陸續有來,存款準備金率至少上升1.5個百分點,基準利率則上調2次,每次四分之一厘。
春節前後加息機會高
存款準備金率的調高,並不意味央行將延後加息,渣打香港亞洲區經濟師劉健恒向本報表示,預計央行將運用一籃子工具調控市場流動性,「始終要解決實際負利率問題,或透過提升居民及企業借貸成本收緊信貸需求,均只能透過調高基準利率,非上調RRR可取代。」此外,有內地經濟學家認為,央行率先出手,是考慮到新春期間,物價上漲壓力大,不排除1至2月央行會再出其不意地加息。
除了內銀信貸投放持續進取,資金流入速度加快也為中央收緊市場流動性的工作增加挑戰性。人行日前公布的去年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國家外匯儲備餘額已達2.85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單是去年第4季,外匯儲備便增加了1990億美元,再創1997年以來的季度新高。
另一方面,人民幣進一步邁向國際化。中國《金融時報》報道,在英國,除了中資銀行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外,英國的主要銀行、貨幣兌換機構和郵局也紛紛開辦此項業務。對包括游客在內的散客,每次兌換上限為500英鎊,而開戶的客戶辦理人民幣兌換業務則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