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暖手爐超高溫易漏油釋毒氣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5日 06:59
2011年01月15日 06: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天氣嚴寒,怕冷一族暖包不離手,但市民注重保暖亦需小心,市面一種新興的火機油暖手爐便暗藏危機。有關暖手爐須注入火機油點燃,消委會測試發現,暖手爐的表面溫度可高達攝氏100度,使用不當可能導致機油滲漏甚至失火,燃燒時更會釋出一氧化碳毒氣,若在密閉室內使用,猶如「燒炭」般隨時中毒。

消委會進一步揭露,現時海關、機電署及消防處均無針對火機油暖手爐作明確監管,規管存在漏洞。海關回覆本報查詢時則表示,該暖手爐受《消費品安全條例》監管,貨品的使用警告標籤必須以中英文表達,海關亦會突擊巡查及抽取樣本測試。

緊貼皮膚易灼傷

消委會昨日出版新一期《選擇》月刊,公布市面各式暖包和暖手器的安全測試,結果發現,其中一款外形像方形打火機、如煙盒大小的便攜式液體燃料暖手爐,用家需自行注入火機油,每次使用時以火點燃「爐頭」加熱,火機油經燃燒後會氣化及氧化,產生熱力。

消委會測試時發現,暖手爐的金屬外殼機身於使用期間高達攝氏70度,頂部更超過攝氏100度。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許樹源指出,將攝氏43度的暖包長時間緊貼皮膚同一位置,已有可能引致灼傷,若溫度高達攝氏70至100度,灼傷可能更加嚴重。

中大化學系教授陳建成表示,除灼傷外,「氣化」過程會產生高熱,使用者不要被燃燒器表面僅呈紅光而低估它的危險。他又指出,注入火機油時若分量過多,有可能出現滲漏,一旦旁邊有火種即有可能失火。

他又提醒市民,火機油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在密閉空間如車廂、房間內使用,有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消委會建議用家勿將暖手爐置於衣袋或手提袋,以免火機油滲漏,長者及兒童亦不應使用。

消委斥政府無監管

雖然火機油暖手爐具一定危險,但消委會指本港無針對火機油暖手爐的規管條例。消委會舉例,機電署的《氣體安全條例》未涵蓋此暖手爐使用的液體燃料,該燃料操作的產品及機械亦不受消防處的《危險品條例》監管。用家攜同火機油暖手爐旅行時亦需小心,因本港機場曾有乘客行李內的火機油暖手爐漏出火機油,引起機場恐慌。根據民航處規定,攜帶危險品上飛機即屬違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