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前日宣布清拆全港包括天台屋的大廈僭建物,記者昨日採訪所見,在深水埗等舊區由2800元月租到售價約4萬元的天台屋樓盤,特別受新移民和要儲錢的年輕愛侶歡迎,而由於租金回報率高,亦吸引投資者購入「長揸」。地產代理認為,投資者有恃無恐,是因全港天台屋眾多,不易安置住客,故不信政府會大規模拆天台屋。
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前日宣布,政府會一改以往只清拆有結構或消防危險的僭建物的做法,改為清拆所有違例僭建物(包括天台屋),估計3.8萬個2005年起收過警告的僭建物會率先處理。然而,另邊廂房署預留給受各類清拆影響的合資格家庭的公屋或中轉屋配額,目前每年只有約500個(見另稿)。屋宇署回應記者查詢時,表示會堅持擴大清拆僭建物行動;房署則表示,是否要增加清拆安置配額,言之尚早。
新移民青年愛租 供不應求
綜合深水埗和土瓜灣區地產代理表示,天台屋租賣昨未受影響,近日更有供不應求之勢,買家除包括新移民及儲錢結婚買樓的年輕人外,尚有部分人租樓疑為「博清拆」時可獲分配公屋。
遍佈水管雜物 走火警「障礙重重」
本報記者昨喬裝租客,由地產代理黃先生帶往深水埗福華街黃金大廈3座,一個月租2800元的僭建天台屋睇樓。天台屋極殘舊,200多呎實用面積、獨立廚廁,兼霸佔了部分天台水箱有蓋範圍可晾衣服。記者見約2500平方呎的天台,有7間天台屋,大都有人居住,加上遍佈水管、天線、晾曬衣服等,一旦發生火警,住客往天台逃生時恐「障礙重重」。
黃先生透露,有投資者剛於上月底以199萬買入上述天台屋連12樓一單位,然後立即放租。其實此單位及頂樓另外兩個單位早於2008年已被屋宇署釘契,相信是新投資者因租金回報率高,仍決定購入物業。黃先生再三着記者不用擔心租用天台屋後被拆﹕「這麼多人租天台屋,若安置不到租客,屋宇署怎敢清拆?」他補充,天台屋較同面積的正常物業租金便宜約三分一,故租盤常供不應求。
回報率高 吸引「長揸」放租
在另一舊區土瓜灣的鵬程街,數幢天台相連的舊樓亦僭建嚴重,記者粗略估計有十多間僭建天台屋,其中一間原售約5萬,最近減價至3.8萬,連租約出售(現以1400元租給菲籍女子,故回報率達44%)。記者追問業主何以心急減價,他才透露業主原來擁數間天台屋,但其中一間被拆了,故欲「減磅」。
地產代理說,這些天台屋賣盤的盤源不多,理由是出租回報率高,業主多不願出售。但他承認,若遇到清拆,只有租客能獲安置,天台屋業主可能一無所有。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