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名涉嫌襲警及刑事毁壞的16歲少年,懷疑不堪官司困擾,前晚與友人相約消遣後,留下「遺言短訊」並登上沙田禾輋邨民和樓躍下斃命。有社工呼籲年輕人,有心事應該找人傾訴,不要獨自「鑽牛角尖」,將問題無限放大。
母嚎哭 友人到場祭祀
據了解,事主許賢贊並非禾輋邨居民,而是與家人同住毗鄰的瀝源邨。事發後,死者父母及親友在警方通知後趕到現場,許母無法面對失去愛兒,當場悲痛嚎哭;許某約10名友人亦到場上香祭祀,部分人情緒激動,一度倚跪欄杆痛哭。
消息指出,許賢贊涉嫌在去年7月中刑事毁壞一輛輕型貨車,以及襲擊一名執行職務的便衣探員被捕,他原定昨日到觀塘法院應訊,但他在上庭前夕輕生,估計是無法面對審訊壓力。
約友玩通宵 短訊留遺言
現場為禾輋邨民和樓,消息指許賢贊前晚約了近10名友人消遣,玩樂過後各人散去,至昨晨約6時,兩名友人收到許賢贊的「遺言短訊」,指「識到你哋做朋友,真係無憾」,未幾,許某便從民和樓24樓天井位置躍下,墮地時發出巨響。51歲黃姓保安員聞聲查看,發現有人浴血地上,立即報警求助,救護員到場後發現許某已無氣息,毋須送院。
由於現場未發現任何遺書,墮樓處的民和樓亦非死者住所處,警方探員一度以為事件別有內情,於是向許某父母及親友查問其背景,包括感情生活等問題,但經過一輪調查後,初步認為事件無可疑。
社工:找人傾訴 勿鑽牛角尖
對於有年輕人疑受困擾而自殺,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處註冊社工吳惠敏呼籲,年輕人有心事不妨找人傾訴,不要獨自「鑽牛角尖」,因在傾談過程中即使未能找出圓滿解決辦法,也較一個人胡思亂想、將問題無限放大為佳;另外,市民如果得悉身邊人受情緒困擾,便應多加留意,因為即使是性格內向的人,也可從其行為及生活習慣,例如變得特別沉默寡言、食慾明顯增加或減少等,了解其情緒狀態,適時關心他們,防止慘劇發生。
■求助熱線電話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777 8899
生命熱線﹕2382 0000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