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融海嘯一役,經營液晶體屏幕的精電(0710)大受重傷,行政總裁蔡東豪決意忍痛結束手機屏幕業務,換來2009年度大蝕逾2億元,重組後的精電終在今年初發出盈喜。業績大翻身,蔡東豪形容當前景况,可算是苦盡甘來,又指此苦是「自作孽、非天賜。」又不居功稱,「坦白說,慚愧多過喜悅,愈早唔做(手機屏幕),蝕得愈少。」
被譽為「金融才子」的蔡東豪,2005年開始接掌精電,金融海嘯令盈利大縮水,蔡東豪一口氣撇帳、搬廠及重組,全面放棄手機的屏幕業務,轉而大力發展汽車的儀表的屏幕業務。
蔡東豪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09年決定是推動公司大翻身的因素,「因為當時公司環境太差,所以下定決心,全公司好堅決做一件事」。
精電盈喜 蔡東豪自嘲慚愧
不過,蔡東豪指自己感覺「慚愧多過喜悅」,他說「呢幾年學到好多,但這句說話,股東最唔想聽……股東無理由畀錢你學嘢?」他續說,「其實應該一早結束手機業務,但人就是這樣,總是希望遲啲會好轉。」曾經嘆「做廠難」,雖然今年生意回升,但蔡東豪指「做廠」依舊難,情况甚至變本加厲。「2011年的人工加幅,我估計同前幾年唔會差遠,可能會有一成多,人民幣亦都會繼續升值。」此外,電子零件去年也大幅上漲,平均升幅達一成多。
雖然環境困難,但蔡東豪表示,公司專注汽車屏幕業務,門檻高,客戶要求嚴謹,競爭對手較少,業務因而穩步回升,「去年下半年生意更加出奇地好,公司未必交到貨。」蔡東豪表示,精電產品銷往各個汽車品牌,估計現時市場份額達雙位數字。他表示,雖然現時生意比下半年平均有所回落,但不少國家在汽車補貼計劃完結後,銷量重拾升軌,估計整體生意2011年會較2010年好。
蔡東豪指出,心目中公司發展策略,是汽車屏幕業務佔收入約一半,同樣穩打穩紮的醫療器材汽車屏幕產品佔約三至四成。餘下一成則留給予於新興產品3D眼鏡,「若果可以hit中(擊中),盈利將會非常吸引。」蔡說,精電去年下半年開始大量生產3D眼鏡,現已是市場的主要生產商。
拒跟看淡主流 力拓3D眼鏡
但他不緯言,3D眼鏡銷量未如預期般火熱,「現時全世界話戴眼鏡睇電視唔得,但我反而覺得佢哋睇得太過淡。」蔡續說,3D眼鏡最終會否風行較難說,但3D技術一定會大行其道,亦會是精電未來致力發展的方向。
(明報記者林紹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