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今年歐洲形勢嚴峻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7日 05:59
2011年01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愛沙尼亞在2011年第一天加入歐元區,成為第17個成員國。歐元在新的一年第一個星期急跌,可並不能因此冲淡人們對歐元「錢景」的疑慮。兌美元從上年底的1.3385跌至1月7日的1.2908,一個星期跌3.70%,引起投資者注意。新的一年剛開始,歐洲已隱隱然成為環球焦點。

歐盟國互支撐 力有不逮

去年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一直是財經新聞頭條的常客。歐豬五國的問題已是人所共知。但歐元區其它國家的債務,也好不到哪裏。至2010年底,法國公共債務超過1.6萬億歐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2.9%,遠高於歐盟規定的60%上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法國的國家債務總額到2015年將達國內生產總值100%,德國將接近85%,意大利將達120%。歐元國家的財政赤字如果不斷攀升,最終將把歐元制度拖垮。去年底,歐盟領導人在布魯塞爾峰會上同意建立歐盟永久性危機應對機制。該機制將於2013年1月1日前實施。根據這一機制,當任何一個歐元成員國區出現債務危機時,聯盟都會給與財政救助,不會讓任何一個歐元區國家出事故。這個機制是希望「大歐洲」的政治目標最終能夠實現。但歐洲國家是否有足夠財力支持成員兄弟們?答案很明顯:力有不逮。

歐洲上周1月11日到1月13日短短3天時間,希臘、荷蘭、葡萄牙、德國、西班牙及意大利等6國發售國債融資總額逾200億歐元。未來一兩年歐元區國家融資總需求更高,匯豐銀行估計,從去年末到2013年,愛爾蘭和葡萄牙大約需要融資1170億歐元,西班牙需要3510億歐元。歐洲國家融資,中國成為最重要的買家。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總理溫家寶、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不同場合都多番強調,中國會積極認購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券。中國的外匯儲備需要減少美元資產、增加歐元和其它貨幣的資產。中國正好趁機會投資歐洲國家債券,收買人心,與歐洲國家建立更緊密關係。

嚴格執行財政規定不易

歐洲債務危機是否沒有辦法解決?客觀看形勢,要解決這問題絕不容易。首先,歐洲央行需要加大購買歐元區國債的力度,尤其是購買出現主權債務危機國家的債券。這意味着歐洲央行需要效法美國,擴大量化寬鬆政策,直接把大量資金注入銀行體制。其次,為了減低歐元國家各自舉債的借貸成本,歐元國家可以發行共同債券,大量集資,內部再行分配給各個國家。更重要的,是歐元國家需要一個切實可行的統一財政政策,嚴格執行。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對財政赤字的上限規定已證明是形同虛設,成員國不跟着做,並沒有懲罰。

美復蘇 歐元區麻煩更大

如果美國經濟復蘇獲得確認,聯儲局停止量化寬鬆政策,那歐元區更麻煩。到時美國國債利率急升,帶動環球進入加息周期,美元亦會轉強。歐洲國家舉債成本將會更高,歐元更弱,這些國債更難找投資者。歐洲債務危機爆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陳茂峰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