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但無礙美股續升,美國買賣本港預託證券亦普遍向好。近期熱炒半新股,特別是一些上市後表現一般的股份,例如鐵貨(1029)創上市後新高、熔盛(1101)亦反覆轉強,大明國際(1090)、泓淋科技(1087)以至MI能源(1555)亦創上市後新高。
新股上市前往往已進行路演,向機構投資者解釋業務和前景,故上市後表現欠佳,未必是市場誤解企業。當然,聯塑(2128)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外,但該股很大程度是受惠保障房概念,是一個特殊例子。現在一眾弱勢半新股轉強,不大可能全數均於短時間內出現重大基本因素改變,雖然有智慧不如趁勢,但要嚴格控制注碼,而5隻股份中以鐵貨短炒值博率較高。
財力較弱 最大風險
鐵貨主要在鄰近中國的俄羅斯地區進行採礦,礦資源以磁鐵礦和鈦磁鐵礦為主,終端銷售為內地市場。礦場鄰近鐵路,運輸不成問題,但集團仍處於投資開採階段,僅一個規模較小的礦場(預計2018年中資源耗盡)剛投產,其他礦場預計開採日期普遍亦於多年後,故2007年至2009年仍錄得虧損,上市時亦預計2010年仍然虧損。此外,集團財力相對較弱,2007年至2009年的3年期間,現金減少近4億美元,同時亦沒有銀行貸款,反映集團業務風險高,較難取得銀行融資。
兩礦場相繼投產
如此背景很難獲投資者垂青,但隨着時間過去,項目逐漸產生現金流,情况卻可大幅改善。Kuranakh礦場已於2010年投產,今年開採效率應進一步提高;Kimkan礦場料於2012年下半年投產,亦可成為炒作藉口。
此外,鐵貨上市集資2.4億美元,又剛向中國工商銀行(1398)取得3.4億美元融資,財力大增提升市場信心,跟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簽訂4億美元工程、採購及建設合同,發展進度良好。再者,Kuranakh礦場去年已成功產出1000噸鐵礦,並且開始根據長期合同,向黑龍江省一間鋼鐵生產商銷售精鐵礦,噸價為131美元,執行上似乎頗為順利,市場觀感亦明顯改變。
由於鐵貨未來盈利變數太多難以預測,要論估值高低亦無從入手,但相對其他半新股估值擴張,鐵貨基本面持續改善與人感覺更為實在,值博率亦較高。
撰文: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