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民黨表示,自干德道38號豪宅盤「The Icon」19樓小業主朱小姐收樓發現貨不對辦後,該黨陸續收到上址至少3至4宗貨不對辦投訴,部分The Icon小業主聲稱受人誤導才在不情願下收樓。
另外,環保觸覺接獲一名市民反映,前年8月往The Icon售樓處參觀時,只獲得代理中原地產提供的樓盤資料單張,內容無提及任何環保露台、工作平台、電梯大堂等「發水面積」資料,地產代理亦無法出示售樓書,使消費者無法準確得悉單位相關資料。
公民黨陸續收投訴 業主稱受誤導下收樓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關注The Icon有業主投訴貨不對辦的事,並知悉業主已經向消委會和地產代理監管局投訴。發言人又說,立法規管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督導委員會正研究如何規管一手樓銷售,預計今年10月會完成討論。中原地產表示已將事件交給公司的法律部處理。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昨指出,早前收到一名市民投訴,指在2009年8月到The Icon售樓處參觀時,售樓處現場沒有售樓書供應,由獨家代理中原地產提供的樓盤資料,也只有「設計師筆下之單位預想圖」,消費者無法準確得悉單位相關資料。
不受地政總署地產建設商會規管
譚凱邦稱,投訴人後來向屋宇署投訴,據屋宇署向投訴人的回覆,指項目發展商榮豐國際已向中原提供有關資料,售樓書內的「發水」資料也無違反規定,不過中原沒有列出,發展商亦無審核中原的宣傳資料,而銷售手法不屬屋宇署規管範圍。
譚凱邦指出,The Icon不單屬「舊契」項目,毋須接受地政總署的預售樓花同意書規管,發展商亦不屬地產建設商會成員,故不受政府向商會發出的指引限制,形成「無王管」漏洞。他估計,現時市面最少有6個「舊契」樓盤同不屬地建會成員,不排除日後再現The Icon同類問題,促請政府盡快在今年內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