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期40天的春運昨日展開,全國各地火車站均出現回鄉旅客潮。北京和廣州火車站內外昨日有逾萬人等候購票,但與此同時,乘高鐵離開的旅客則相對稀少。不少購票民工表示,高鐵車票太貴,寧願乘便宜火車回鄉。有學者直言,「高鐵難救春運」。
春運首日,42歲的劉衛東便急着趕回遼寧丹東老家。他表示,在北京做建築工人,物價高於往年,但月收入維持去年1500元(人民幣•下同)。日前,工地餐廳停業,只能在外吃飯,僅吃飯一項,一日便多支出30元,「實在不願多留一天」。他買的火車票為132元站票,從昨日中午12時出發,近20小時車程。雖然稍後有另一班車可快5小時抵埗,但票價近150元,他還是不願買。「可節省20多元,夠買春節年貨」。
民工:寧省車費買年貨
在北京站售票廳,有乘客表示,即使清晨6時就開始排隊,但也無法買到五日後赴四川的票;還有民眾在微博上透露,有買不到票的旅客氣得在售票廳高聲大罵鐵道部,獲全場人士鼓掌。
北京站副站長王勇表示,昨日離京旅客達10萬,「春節(2月3日為年初一)的前三日達最高峰,日登車數將達32萬人。」
發展高鐵 逼停普通鐵路
平價票雖一票難求,但高鐵票卻基本上可買到次日的車票。以北京至瀋陽為例,普通快車10小時車程,只要87元,而高鐵4小時可達,卻要218元。不少在北京站購普通火車票的民工表示,寧願在火車上多花時間,也不願多花錢。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分析,高鐵票價昂貴,相對也緩解不了多少春運擁擠情况,「最多是緩解作用」。他指出,國家大力發展高鐵,使原有普通鐵路小站被迫停運,「直接增加民工回家難度,需多次轉車,導致客流人次提高」。
而在廣州,昨日火車站從早上開始就人頭湧湧,義工和公安在旁邊疏導人流,所有乘客都要檢查身分證,行李亦需安檢,秩序大致良好。售票廳外的大熒幕上顯示,5日之內多個主要方向的車票都僅剩企位。另一邊廂,高鐵線所在的廣州南站則冷清得多,有普通列車的乘客表示,高鐵票價太貴,而且自己不趕時間,無需花高幾倍的價錢搭高鐵。
積雪壓塌貴陽候車大棚
貴州省會貴陽近日經歷了5年來最大的降雪,導致市內外多處交通緩慢癱瘓,貴陽火車站為應對春運客流而建的候車大棚昨日也因不堪積雪重負倒塌,所幸事發在清晨6時許,事件僅造成兩人受傷。因積雪問題,貴陽通往附近地區的公路已經連續第二日被封,所有汽車無法進出市區,而機場也再次短暫關閉。
(明報記者劉洪慶、林迎、麥俊北京、廣州、貴陽連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