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如果有人說仍愛港片,我會感動;但如果有人鼓吹用香港電影團結人心,手法是叫政府加碼注資,我會忍俊。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建議政府大幅增加電影發展基金注資,放寬合拍片的港人參與,以及簡化基金申請手續,連帶地區場境拍攝(比如爆破)也可鬆綁申請。
聽來老調,比如簡化場地申請,是二十年前說法;至於簡化基金申請,尚且可取。然最弔詭,是說加碼注資,早已是電影發展基金被人詬病的商業掛帥:以資本與收入衡量,是單一地把電影想成生財工具!現在「團結香港基金」這個官方組織竟然以人家被詬病的,說是良藥?那是甚麼原委?原委就是,官方組織仍以功利邏輯想像電影,更單純地以為,加碼注資所拍電影就可團結香港!然而值得追問的是,能團結香港的電影是甚麼?是組織提出如《點五步》、《一念無明》和《藍天白雲》這些彷彿無政治取向的電影,抑或是備受親政府人士批評的《十年》,反而因為影射香港切膚的權力失衡,更可團結民心?
合拍片收窄本土題材
有電影人強說《十年》技巧不專業,但試想像,如果電影基金讓《十年》眾導演掌握更充份資源,用同一內容拍出更流麗作品,那會是讚是彈?當然無人敢想,因為《十年》已如「香港版小熊維尼」,遑論中港,少人會提,只想淡化。組織只談幾部作品,是低調處理香港電影的無限可能:比如八、九十年代醞釀得成熟響亮的黃賭毒黑幫鬼怪類型,以及2004年合拍片收窄創作而來的香港本土社區題材(比如也是合拍片的《桃姐》,側寫六四的《明月幾時有》)──這反而是創作、市場與資金受限逼迫出來的可能性!是故一個地方的電影能否為她生色,不能純以功利邏輯,僅談錢銀投資或申請手續等表面工夫,就可一了百了。
更可笑是,「團結香港基金」用上南韓電影發展基金作例子,說人家每年資助3億港元,但本港十年來只注資5億云云。又是功利邏輯盲點,以為財多壯健,其實漠視了南韓電影在娛樂大眾的同時,如何把南北韓問題拍成奇情,同時叫人回望歷史──近日上畫的《北寒諜戰》又是一例,隨1998年的《生死諜變》至今題材從不止息。組織更看漏了眼,是拍出《逆權大狀》的楊宇碩、《逆權司機》的張勳,以及《1987:逆權公民》的張俊煥等等,全都是南韓電影發展基金導演成員,本身就已拍出上述批判政府作品,還未計通過幾多回應時局的劇本。如果「團結香港基金」單以撥款而取南韓例子要香港借鏡,是看不懂人家質量,勝於金額。
或者「團結香港基金」的金額加碼仍然可取,是撥款給香港官方接受電影觀賞再教育──教育他們明白,電影不純為生意,更是讓失勢平民感動的光影,讓權力機關反省的藝術。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建議政府大幅增加電影發展基金注資,放寬合拍片的港人參與,以及簡化基金申請手續,連帶地區場境拍攝(比如爆破)也可鬆綁申請。
聽來老調,比如簡化場地申請,是二十年前說法;至於簡化基金申請,尚且可取。然最弔詭,是說加碼注資,早已是電影發展基金被人詬病的商業掛帥:以資本與收入衡量,是單一地把電影想成生財工具!現在「團結香港基金」這個官方組織竟然以人家被詬病的,說是良藥?那是甚麼原委?原委就是,官方組織仍以功利邏輯想像電影,更單純地以為,加碼注資所拍電影就可團結香港!然而值得追問的是,能團結香港的電影是甚麼?是組織提出如《點五步》、《一念無明》和《藍天白雲》這些彷彿無政治取向的電影,抑或是備受親政府人士批評的《十年》,反而因為影射香港切膚的權力失衡,更可團結民心?
合拍片收窄本土題材
有電影人強說《十年》技巧不專業,但試想像,如果電影基金讓《十年》眾導演掌握更充份資源,用同一內容拍出更流麗作品,那會是讚是彈?當然無人敢想,因為《十年》已如「香港版小熊維尼」,遑論中港,少人會提,只想淡化。組織只談幾部作品,是低調處理香港電影的無限可能:比如八、九十年代醞釀得成熟響亮的黃賭毒黑幫鬼怪類型,以及2004年合拍片收窄創作而來的香港本土社區題材(比如也是合拍片的《桃姐》,側寫六四的《明月幾時有》)──這反而是創作、市場與資金受限逼迫出來的可能性!是故一個地方的電影能否為她生色,不能純以功利邏輯,僅談錢銀投資或申請手續等表面工夫,就可一了百了。
更可笑是,「團結香港基金」用上南韓電影發展基金作例子,說人家每年資助3億港元,但本港十年來只注資5億云云。又是功利邏輯盲點,以為財多壯健,其實漠視了南韓電影在娛樂大眾的同時,如何把南北韓問題拍成奇情,同時叫人回望歷史──近日上畫的《北寒諜戰》又是一例,隨1998年的《生死諜變》至今題材從不止息。組織更看漏了眼,是拍出《逆權大狀》的楊宇碩、《逆權司機》的張勳,以及《1987:逆權公民》的張俊煥等等,全都是南韓電影發展基金導演成員,本身就已拍出上述批判政府作品,還未計通過幾多回應時局的劇本。如果「團結香港基金」單以撥款而取南韓例子要香港借鏡,是看不懂人家質量,勝於金額。
或者「團結香港基金」的金額加碼仍然可取,是撥款給香港官方接受電影觀賞再教育──教育他們明白,電影不純為生意,更是讓失勢平民感動的光影,讓權力機關反省的藝術。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