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股「上竄下跳」迎兔年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24日 05:59
2011年01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暴跌、大漲、再暴跌、再大漲,伴隨着大盤的「上竄下跳」,內地股市彷彿提前進入「兔」年。過去一周,已在2800點至2900點之間「糾結」了近2個月的滬綜指破位下跌,退守2700點。僅僅5個交易日,A股總市值就已蒸發近萬億,投資者大呼「摸不着頭腦」。

大盤短期或難有突破

A股上周兩度暴跌,一次發生在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後,一次發生在年度經濟資料公布當天,均大出人們所料。

1年來,央行先後7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從最近幾次看,A股反應均較為平穩。但上周四的股市則讓更多人跌破眼鏡。

GDP告別逐季走低,CPI漲幅高位回落,面對「好到不能再好」的資料,A股居然毫不買帳,再度下挫。

分析人士說,A股暴跌缺乏理由,而無理由的下跌自然會導致無理由的上漲。短期看,股指或繼續上竄下跳,但「漲或者不漲,2700點就在那裏」。

流動性壓力必超過去年

對於A股今年的走勢,各方爭論頗多。針鋒相對觀點的背後,是分析者對於流動性和增量資金的不同預估,且須追溯4萬億元投資對股市的影響。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日前透露,據他調查,2009年共有1.9萬億元資金進入股市,其中銀行信貸資金9300億元,到09年底,還有7700億元銀行資金滯留股市。在這些資金的推動下,A股才打出年漲八成的翻身仗。

2010年,中國貨幣政策的主基調開始「度」上從緊。儘管中國經濟當年回歸兩位數增長,但滬綜指依然跌去14%。

2011年,貨幣政策回歸穩健,除了回收流動性外,中國還必須處理好輸入型通脹和勞動力價格上漲所引發的通脹風險,A股在流動性上面臨的壓力必將超過去年。

增量資金或發動行情

內地一基金經理表示,對於A股投資者來說,過去1年是否能賺到錢,關鍵要看10月初至11月中旬那段時間你是否在場,其時,在「美元水漲,A股船高」邏輯的推動下,增量資金入場,滬指在一個半月裏從2600點攀升至3186點。

在流動性緊過去年的情况下,此類機會依然是2011年賺錢的關鍵。其一,美聯儲「通脹不起,寬鬆不止」的態度,將讓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局面持續存在,A股或發揮出「池子」功效。

其二,房產稅已開始試點,若地產調控繼續升溫,大量樓市資金或進入股市。

其三,溫州日前試圖推動個人境外直投,雖被叫停,但從中可看出民間資本尋求出路的痕迹,股市亦有機會成為目標。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