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界工廠地位帶來的代價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26日 05:59
2011年01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昨天,慧雅提到我們不用對中國的通脹情况過慮。其實,對於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經濟體系而言,4%至5%的通脹率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以慧雅之見,內地政府目前正在管理其經濟體系,暫時而言,慧雅不認為中國的經濟數據是出乎有關官員意料之外,也不認為現時存在着中國政府對內地經濟問題失控的擔憂。

從宏觀的角度看,內地經濟在過去多年發展的一大特色,是中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中國亦一直十分小心希望保着這個地位。不過,中國保存世界工廠地位的一個代價,是中國一直對匯率問題甚為小心,寧願接受國內貨幣供應不斷急速上升,也不願冒上中國出口競爭力降低之險。

這帶來一個後果,就是中國廣大人民的勞動力為世界消費者貢獻良多,今日消費者買入Nike波鞋、iPhone或電器產品,中國廠商所收到的一部分是微不足道,去年令人感到遺憾和震驚的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多少反映出這問題的嚴重性。

所得分配不均 催生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內地貨幣供應不斷急速上升亦帶來了一個後果,就是能在這過程中分得一杯羹的人士的財富急劇上升,這亦對內地的資產價格帶來上漲動力。久而久之,這就催生了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形成了有些人遍佈全國的「行宮」單位,多得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有多少,但另一方面,亦有一些家庭即使窮一生的積蓄,也不能在大城市中晉身「房奴」。觀乎內地政府近年的舉動,慧雅的臆測是,中國政府是意識到這問題的嚴重性,並會着手處理,而這發展是可能會對香港有深遠影響,有機會我會再談。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