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再次向本港銀行開啟閘門,繼本港4家銀行及金管局獲人民銀行批准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後,據本報獲悉,人民銀行已於本周初,再批准7家本港銀行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市的申請,當中包括恒生(0011)及東亞(0023)等。
包括恒生東亞等
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是次獲人行批准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市的第二批共7家本港銀行中,並不包括月前首輪獲批的本地銀行,即匯豐、渣打香港及中銀香港(2388)及工銀亞洲並不在本輪名單之中。而據了解,恒生及東亞榜上有名。早前,恒生、東亞、星展香港及信銀國際等,均公開表示已遞交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的申請。
本報昨日透過圖文傳真向人行作出查詢,惟至截稿前人行仍未回覆。
本港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產品,息率上調空間一直受限,主要礙於銀行取得人民幣資金後苦無投資出路,難以進一步提升資金回報。及至去年8月,人行公布允許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幣清算行,以及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境外參加行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銀行的人民幣投資渠道得以拓寬,亦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
其後工銀亞洲、匯豐、渣打香港及中銀香港相繼獲人行「開綠燈」,可參與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4家銀行的相關額度共涉及292億元人民幣。金管局亦於去年12月底,宣布獲人行批准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
儘管再有銀行准入內銀債市,但有銀行界人士指出,人行是次批予銀行的投資額度,僅足以讓銀行改善早前以高息吸納人民幣資金的回報,惟對銀行加快推人民幣產品或提升產品息率則未必起到立竿見影之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