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舊樓強制拍賣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業權自去年4月實施,發展局昨與多個專業團體推出調解先導計劃,安排中立調解員作為收購發展商和舊樓小業主的中間人,協助雙方談判,每小時調解收費高達3000元。有議員及關注組織批評當局向小業主索高昂收費,無助小業主爭取合理補償。
發展局昨與新成立的聯合調解專線辦事處簽取先導計劃服務協議。辦事處由香港調解會、律師會及測量師學會等多個專業團體以非牟利形式成立,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表示,發展商和小業主均可自願參與調解,由一名中立的專業調解員,就雙方分歧尋找互惠互利的方案。試驗計劃為期一年,政府將於試驗期屆滿前檢討成效。
委安老會支援長者業主
土地審裁處於2月15日起,將訴訟人士有否參與調解程序,列為批准強拍案件的考慮因素。
發展局另委任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提供「支援長者業主外展服務先導計劃」,安排社工向長者業主講解強制售賣的法律程序,並提供免費查契等服務。
議員批變相削小業主財力
據辦事處公布的收費章程,調解工作分兩階段,首階段為資料蒐集,時數不多於3小時,然後是正式調解,整個程序長4至15小時。但無論調解成功與否,每小時收費高達3000元,雙方各出一半,通過入息審查的60歲或以上長者可獲全數資助。
當局去年錄得21宗強拍申請,創歷來新高,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調解收費高昂,變相削弱小業主的財力,「如果發展商借調解拖延時間,便白白浪費小業主數萬元調解費,令小業主再無能力聘請測量師議價」。他重申計劃必須免費,並要派專業人士代表小業主,參與發展商談判。
人民規劃行動成員王浩賢指出,當局的外展服務隊中立程度成疑,擔心「小業主只有賣樓選擇,不能選擇不賣樓或其他留低居住的方法」。他要求當局加強執法,以放蛇等方式調查不法收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