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新一輪房地產調控如火如荼,上海及重慶剛落實房產稅試點方案的細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隨即表示,將適時研究將房產稅推行至全國。市場認為,房產稅的條款大致與早前傳聞相若,僅會對買家造成心理影響,預計農曆新年後各地成交量將減少10%至20%。
有發展商相信,未來不少房企將對住宅的戶型、面積等作出一些調整,換言之中小套型房源比例將會增加。
滬市民詢查徵稅對象
昨日為上海首天開徵房產稅,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房地產交易中心人頭攢動,大廳內的人數差不多翻了一倍。不過,該批前往交易所的人士並不是為了買樓,而是前去諮詢房產稅的徵收對象、徵收時間等問題,在此情况下,樓市成交顯得較為冷清。中原中國華東及東北區總裁陸成接受本報查詢時坦言,自從新國八條出台後,近一周上海的睇樓氣氛降溫,加上房產稅對買家的心理影響,預計2月份當地住宅成交將減少10%至20%。
內房股續挫 恒盛跌逾4%
本周中央政府不斷有措施出台,拖累本港上市的內房股持續下挫,恒盛地產(0845)首當其衝,昨日再跌4.2%,綠城中國(3900)、合景泰富(1813)、恒大地產(3333)、北京北辰(0588)、佳兆業(1638)亦各挫逾2%。內地搜房網一個調查顯示,受訪者在房產稅開徵後對置業的態度不一,「會」以及「不會」改變決定的各佔一半。
對於上海及重慶兩個版本的房產稅方案,內地有分析認為前者可操作性更強,因為該方案只核實面積,更容易篩查出需要納稅的房源,再根據價格制定納稅額。反觀重慶版則難很多,需要落實各區域的所有項目房源價格,計算出均價後,才能落實項目價格是否應該納稅範圍。
德銀:短期價量料回落
德銀研究報告指出,上海及重慶的房產稅將給全國各地市場帶來一定壓力,短期內令樓市成交價量回落。該行更估計,若目前的調控措施成效不彰,下一步更嚴厲的措施或會涉及關閉本港上市的內房股的海外融資渠道,包括不批准該批企業於香港發行高息債券後,將所得資金回流入內地。
復地料房企將改住宅戶型
房產稅出台之際,房地產企業亦在謀劃應對之策。新華社引述復地集團董事長張華稱,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市場走勢和應對策略,預計今年不少房企將對住宅的戶型、面積等作出一些調整,中小套型房源比例將會增加。
另有分析估計,上海以大單位為目標施行的房產稅,或會令市區一些中小型單位的價格被抬高。
(明報記者鄧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