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打擊酒後駕駛,警方於2009年2月開始獲授權於公路設路障,向司機進行隨機酒精呼氣測試,至09年2月至10月時涉酒後駕駛的交通意外只有194宗,去年同期再減至164宗,較2008年同期少逾六成。警方建議擴大執法範圍,日後可在高速公路無路障下截停車輛,為司機進行呼氣測試,但議員關注措施會擾民及增加道路安全風險。
警方昨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中表示,自2009年2月引入隨機酒精呼氣測試,至去年10月底共測試逾11.3萬名司機,其中715人因酒精含量超標或拒絕測試被捕。與措施生效前比較,因酒後駕駛被捕的人數減少了13%。
警﹕加強訓練 不會濫權
此外,措施實施後,在2009月2月至10月期間,涉酒後駕駛的交通意外有194宗,較2008年同期有510宗醉駕意外少逾六成。2010年2月至10月的相應意外數,再減至164宗。
警方指出,鑑於有司機繞路逃避路障,現建議擴大「吹波仔」範圍,容許警員在快速公路上截停司機,進行隨機呼氣測試。警務處交通總部總警司華樂思表示,警員有足夠經驗及訓練,強調會根據司機的駕車行為採取執法,不會濫權。
會上議員普遍支持應加強執法,惟關注此舉會否擾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會主席鄭家富稱,設置路障已見成效,不應增加前線警員的風險。
議員憂擾民 增道路風險
另一委員湯家驊則建議,可改在公路出入口截查車輛,以保障警員安全。
另外,會上亦通過王國興的動議,建議政府立法規管市民踏單車時須戴頭盔,以加強安全。去年約有1600宗單車意外,佔整體交通意外11%,湯家驊認為意外數字驚人,黃成智亦批評本港欠缺長遠單車政策。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回應稱,香港人煙稠密,平地少,單車難以成為廣泛的交通工具,而根據外國經驗,一旦立法強制戴頭盔,便會令踏單車人士減少,認為應繼續透過教育推廣單車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