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年輕工人爭權益 不僅為錢求尊嚴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31日 05:59
2011年01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深圳富士康員工連環自殺事件是去年震驚內地社會的大事,自殺者都是十多廿歲的年輕人,後來在當地政府、社會團體的介入下,加上富士康一連串如增設心理輔導及大幅加薪的應對措施,自殺浪潮才告一段落,但大幅加薪的後續影響,是掀起了其他外資企業工人罷工要求改善待遇的內地工潮。

富士康事件,反映了內地改革開放30多年後,勞動階層正在出現變化,工人對自身的權益意識也不斷提升;過去的農民工,求的可能只是「吃得飽,穿得暖,賺得多」,但30年過去,現時年輕的農民工二代對於工作的考量比上代為多,他們還會要求「工作得滿足」,這不僅僅是從金錢可以得到,還有工作環境、工友交流等等。

同時,事件暴露了內地在社會工作、精神治療等心理層面上的服務甚為不足,也突顯了傳統製造業在當今經濟環境下,為保持高利潤低成本,很可能忽略或輕視了工人利益,甚至出現壓榨工人的情况。

保民生不僅保物質

可以說,富士康事件是中國現在所面臨有關社會民生、經濟轉型問題的一個集中縮影。今年作為國家「十二五」規劃第一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保民生」作為工作主要重點,強調要提升低收入群眾的生活水平,保障他們的生活水準,北京市、廣東省等地方在年初亦宣布調高最低工資;然而,這些政策方針還只是圍繞着物質生活的保障,缺乏了滿足民眾精神生活和尊嚴的元素。

總體而言,無論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的「有尊嚴的」生活,還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所講「幸福指數」,都絕非只靠金錢便能達到,富士康事件便是警示。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