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脹壓力 無損中國市場前景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31日 05:59
2011年01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9.8%,優於市場預期,但經濟放緩的情况可能於2011年出現。然而,與已發展國家的增長率比較,中國的增長率仍然非常吸引。

過去一年資金由西方國家流向新興市場,包括香港及內地,預期這個趨勢將會加速。不斷流入新興市場的「熱錢」亦增加了新興市場的通脹壓力,長遠要適應高於以往的「結構性通脹」。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政府能否同時維持增長,並控制通脹所帶來的影響呢?為確保經濟持續及穩定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已在2010年先後多次提高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及調高利率,相信中國政府有遏止通脹上揚的能力及決心。

轉型內需 看好零售互聯網

為什麼我會看好中國市場?中國近年已從依靠西方國家經濟,轉型至自力更生的一個經濟體系,由內需及服務業帶動增長,加上中國居民的負債較低、金融服務業的增長迅速、企業盈利前景理想,相信未來5年至10年,內地經濟會由內需及服務業主導。內需行業方面,我相對看好零售、飲食、互聯網等;而在服務業當中,保健、移動通訊、資訊科技及教育等亦值得留意。我亦對高價值生產及金融業有信心。

商品方面,一些基金經理相信商品會在新興市場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我的看法就不太一樣。由於商品仍以美元計價,而美元在過去數年持續疲弱,目前只有黃金的投資價值相對比較高。相對之下,我會視黃金為一種貨幣而非商品。中國投資者也已經開始對投資黃金產生興趣。

另外,有兩類型的公司在我的角度是相對值得投資:一類是有潛力在未來十年迅速發展的公司。該類型的公司其估值一般較西方同類公司稍高,且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業務;另一類是增長速度穩定的中小型公司,此類型公司的估值一般比西方同類公司要低。

總括而言,我相信環球牛市已經恢復,而已發展國家的流動資金將流向並推動新興市場的發展。同時,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在2011年有所放緩,但投資環境仍然非常吸引。

(編者按:作者安東尼•波頓有歐洲股神之稱)

安東尼•波頓

Anthony Bolton

富達投資總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