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第3季,英國按年經濟曾錄得2.7%增長,比起歐元區或日本等地都還要好,就算與澳洲相比,亦打成平手。與此同時,英國通脹亦步亦趨,去年12月英國有一民間研究機構對通脹預期作出調查,並指出未來12個月英國通脹將會上升至3.9%,話口未完,調查公布的當月通脹已達3.7%。
通脹升溫,經濟復蘇,似乎已為英倫銀行帶來加息的條件,英鎊亦受惠於此而穩步上升。可惜,一個慘不忍睹的第4季度GDP數據,卻冷卻了加息預期。英國通脹高企,但經濟前景仍不明朗,英倫銀行是否就此放棄加息念頭?
首先,英倫銀行在此60年間經歷不同大小的加息周期(見表),當中大多啟動加息的日子,經濟增長都在2.5%或以上,顯示英倫銀行傾向於確認經濟復蘇以後才會開始加息。
連錄3季度增長 動力仍在
現時英國經濟增長仍於2%以下,財赤問題仍在,加上歐債危機仍有機會危及英國經濟,因此現時經濟環境未必容許即時加息。不過,去年第4季英國增長雖為1.7%,但已是連續3個季度增長,而且多個工業生產或製造業數據都顯示英國已在增長階段,動力仍在。
反之,在通脹方面,英鎊弱勢刺激入口通脹上升,最新數據已升至金融海嘯以來高位約6%。現時商品價格高企牽動全球通脹升溫,英國可以獨善其身嗎?
在嚴重通脹及經濟下滑兩者出現的可能性比較下,筆者更傾向於相信前者。上文已論英國經濟不乏基本因素支持,只要未來有更多數據支持復蘇,未來加息的時間表或比大家想像來得要早!
劉振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資金部
lauginyip@bankcomm.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