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跌市才有好價 首選買半導體股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31日 05:59
2011年01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金融市場很多變化,上周五的市場焦點是兩個字:埃及。我的看法請看「即日觀點」欄,重點是:除非埃及變成第二個伊朗,否則,我認為對整體世界的長遠影響以至中線影響也不大,短線的即時反應總會有,但那是借勢多於埃及本身的財經重要性。這不是說股市不會下跌,我在上周已說減磅開對冲,那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喜歡跌市,因為現金是用買東西的,不跌怎樣有好價買呢?紐約酒店地產信託及火熱半導體是首選。基本部署是在1月27日說的:「既加短又加長,宗旨是鋤弱扶強——長科技股沽金股沽新興市場」。後市如何,以下給大家專家的意見。

埃及局勢對市場影響有限

去年9月24日,David Tepper在CNBC指第二輪量化寬鬆(QE2)必使股市上升,是一個雙贏之局;當日股市上升,被戲稱為Tepper rally。我在10月11日本欄比較了Tepper和看淡的Robert Pretcher的意見,我的傾向是不難見的。之後美國股市上升近13%,客觀的事實是Tepper對了。

由2010年10月至11年1月,看淡的可以有一千一萬個理由,有的說股價已高,有的說歐洲信貸崩潰,有的說聯儲局狂印銀紙無以為繼,有的說中國/新興市場加息將引爆資產泡沫……這種種說法都很駭人,但它們沒解釋到為何股市在這些「熊」因素之下仍然上升,甚至已經大升,唯一的回應是時辰未到,而聯儲局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更被指為拖延跌市的罪魁禍首。

這裏有一個重要的角度,我們是討論投資的賺蝕升跌,不是討論政府政策的優劣,你可以不喜歡一個政策,但必須撇開主觀情緒,客觀地分析政策的影響。如果你認為政策是壞的,判斷影響是利好的,結果走勢在一個合理時間內如你所料出現一個合理的上升幅度,那麼你就是對的——於投資角度而言;反之,你認為政策是好的,判斷影響是利好的,結果走勢在一個合理時間出現一個合理的下跌幅度,那麼你就是錯的。你不能說3個月上升10%是錯的,因為股市會在之後下跌若干%,首先你已經輸了10%,其次之後的跌市很難與之前的情况比較,因為任何兩段時間都不會是完全相同的,一定有新的因素存在。

小戶要懂大戶思維 了解市場

當然什麼是合理時間,什麼是合理幅度是關鍵問題,你可以說你的投資時空是3年而非3個月,要到時才定輸贏,而10%也可以說是「不大」,是你可以接受的輸錢幅度。這種態度其實只適合業餘投資者,對專業投資者來說,這是廢話。你的客戶不會等你二三年,不會容忍你落後大市1000點子。

很多報章專欄的死門就是其作者不是管理大錢的人——不要以為在財經界工作就是管理大錢的人,也不要以為不在財經界工作便不是管理大錢的人。其實重要的不是身分,而是心態思想。你可以是小戶,但最好能明白所謂大戶的思維(大戶也分很多種的),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市場的動態。

記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在互聯網看到很多投資評論,真是笑料。有一則將我對第二輪量化寬鬆的分析和另一份報章的文章比較,認為我的不夠好。內容不要說了,要緊的是另一文章認為第二輪量化寬鬆不會幫助股市,而我則認為第二輪量化寬鬆有利股市,結果股市升了。好(令你賺錢)的意見分析要多聽,不同的意見分析也要聽,因為有時這是絕好的「神燈」。

留意按信號行事的人

我在1月19日即日觀點欄說了當天開市時大手沽貨,原因之一是Tom DeMark看下周見頂。Tom DeMark就這我在欄上常提及的TD信號的發明人,在華爾街有不少跟隨者,他的言論會有一定影響力。我不是完全同意他的技術分析方法,但我很留意TD信號,因為我相信不少交易員都在看或都在用TD信號。我有時會按信號行事,不是因為相信這方法有神效,而是因為我估計有其他人會按信號行事;19日沽貨不是說我也同意下周見頂,而是因為我相信這說法會引起沽貨;也不是說我不同意下周見頂,我是開放的。所以重要的不是信號,而是背後看信號的人是誰。

我的投資分析架構是一個五元論:基本因素(fundamental)、技術因素(technical)、歷史因素(historical)、盤路結構(positional)和格局分析(contextual)。在欄上談技術分析不算多,而技術分析是有用的,可惜坊間流行的多是落伍的技術分析。落伍不單只是指分析工具本身的好壞對錯,更要緊的是某一技術分析工具現在還是否流行,流行不是指在普通報章傳媒是否流行,而是在華爾街中是否流行;舉一個例子,OBV(On Balance Volume)便不是流行的技術分析工具。

Tepper看好半導體股

我的意思是說分析工具分析意見本身就是需要分析的東西。你要明白你看的意見本身的優點缺點,更要明白誰在看這些意見,不然你便會浪費時間,進而浪費金錢。

1月20日David Tepper再接受CNBC訪問,內容也甚值得一看。他的主要觀點是:

一、如聯儲局行適當步驟加息及政府減債,股市仍好,標普500可見1500點,這是以15倍市盈率來計算;如果股市跌回1000點,他一定會買入,但他不相信美股會再跌至此水平。

二、大市因為已升高了,自然要審慎點,他是審慎的樂觀。至於美國經濟,失業率需要長時間才能改善,但整體經濟不用擔心。

三、歐洲信貸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關鍵是在增加銀行資本,所需金額以數百億計,並不真是那麼大。

四、他喜歡半導體股(我也一樣——見1月17日牛熊共舞欄)。

五、提到買入的股票是半導體股Micron(MU)、牛奶股Dean Food(DF)和西班牙銀行Santander(STD)。我在1月20日的即日觀點欄記載了以上名字,當日MU收9.6美元,1月28日收10.37美元,最高10.77美元。

撰文:李順威

shunwailee@hotmail.com

《每日觀點》見http://www.mpfinance.com/lee.ht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