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公布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下稱交津)計劃被多個政黨及民間團體批評條件苛刻後,政府擬放寬申領資格,包括容許兼職及散工申請,並考慮降低資產限額門檻,預計最終修訂方案於農曆新年後公布。
街工及職工盟等9個團體昨日派代表到禮賓府請願,上演兔年交通費趨勢預測短劇,指出公共交通費加幅高,基層市民卻未獲同等加薪待遇。他們提出對交通津貼計劃的四大要求:申請資格雙軌制、放寬工時限制、提高入息上限及重設求職津貼。
示威人士建議,交津內有關工時的限制應放寬至每月工作不少於32小時,以補貼一半,即300元,作為支援兼職及散工基層工人的交通津貼;而1人家庭的入息上限由6500元提高至7500元,家庭住戶則以住戶入息中位數的75%為上限。
據了解,政府鑑於各黨派對計劃的批評,職工盟、工聯會及勞聯三大工會,早前更表明不會支持原有方案。官員為紓緩政治壓力,決定放寬申領資格,包括研究讓兼職、散工、臨時工都能受惠,同時放寬資產限額。
同時放寬資產限額
當局早前估算政策會令33萬人受惠,當中一半人可通過資產審查,故向立法會申請38億元作未來3年撥款。如果修訂計劃,預料受惠人數將更多,涉及的額外開支亦會增加,因此,當局兩周前主動宣布押後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爭取時間評估放寬資格的影響。據悉,政府最快於1個月後向立法會呈交一個修訂方案,屆時有信心獲足夠議員支持。
不過,對於建議的雙軌制,即同時接受個人與家庭入息及資產審批,政府將企硬不作讓步,原因是擔心被濫用,故會堅守以家庭入息計算的原則。至於現時領取偏遠地區交通津貼者,日後在新方案下「由有變無」未能受惠,當局亦未必會酌情處理他們的個案。
是否收貨 工聯會﹕現時難說
工聯會黃國健表示,工會早前預計當局會放寬入息上限,他說雙軌制是工會的爭取目標,如果方案容許兼職工申請,將有相當人數的工人受惠,但工聯會屆時將要考慮是否支持沒有雙軌制,但兼職能受惠的改良方案,現階段難說是否「收貨」。
政府早前公布的建議方案,將放寬受惠人士地域限制,即申請者「行路到隔籬街返工」也可申請,亦不設申領時限,即申請者可長期領取津貼。不過,政府建議設立多項新限制,包括改以家庭為申請單位、設立家庭入息上限等。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