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選擇離開。」杭州市圖書館館長褚樹青日前在微博發布的這句話引起熱議,讓該館從2003年開始執行的規定再度引來各方關注。當年杭州圖書館決定向所有人免費開放,即使是乞丐和和拾荒者,只要他們洗手後再閱讀,圖書館也不會干涉。
「笑貧不笑娼」觀念作祟
圖書館應否向公眾免費開放?對於這個問題,大概所有人都會給予肯定的答案。但如果改成:圖書館應否向乞丐開放?恐怕有人會稍作猶豫,甚至作出否定的回答。就算杭州圖書館執行該規定那麼久,贏得許多人讚賞,但仍有人提出異議,認為乞丐、拾荒者等底層人士會破壞圖書館的環境、損污圖書報刊。
實際上,這種擔心完全多餘。如果閱讀者有出格行為,管理員自會勸阻。而杭州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劉麗東也稱,很多拾荒者和流浪漢的素質一點都不差,經常會在看書前主動洗手。既然他們能夠遵守館方規定,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讀者,那又有什麼理由被拒之門外呢﹖
杭州圖書館的做法,最為人稱道的是其背後「人人平等」的觀念。而持異議者,雖然表面上是從秩序、公物的角度出發,但潛意識中仍有嫌棄底層人的觀念作祟,骨子裏則是赤裸裸地嫌棄「貧窮」。中國有「笑貧不笑娼」的說法,這些異議不就是追求金錢、嚮往權利、漠視道德、缺乏悲憫的體現嗎?
財富再分配 要照顧基層
作為社會公共資源,本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有人覺得乞丐不是納稅人,就不配享受公共資源,其實是大錯特錯。作為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手段,稅收和使用本就應向低層傾斜,只有讓草根百姓真正享受到公共資源,才算是完整了稅收體系「入與出」的全過程。
高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