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民黨3新丁 為香港獻計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2日 21:59
2011年02月02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親近民心 革故求新!」這句口號,屬於剛剛在上月初成立、由葉劉淑儀牽頭的新民黨。新民黨標榜要走創新科技路線,希望香港在金融及地產兩大支柱以外,可以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轉型。葉劉淑儀的主張大家可能聽得較多,本報今次訪問了3名80後新民黨新丁,他們分別是主打安老事務的「十大傑青」黃卓健,以及兩名來自資訊科技界的「抗癌新人王」蔡宗衡、「Google工程師」陳汝昌,由3名年輕人為香港獻獻計,搞搞新意思。

「十大傑青」黃卓健:空置校舍變老人院

「5年內,我成功為2000名長者挑選合適他們的安老院」,這是黃卓健榮膺「十大傑青」的原因。05年本來任職義肢矯形師的黃卓健,因為不忍老人院服務參差,便毅然放棄高薪厚職,成立長者家慈善基金,專門做安老院轉介。老人家找上門,他會先進行個別評估,再推介往不同的老人院,當中只會收取院舍佣金。不過,在這行打滾了5年多後,黃卓健深感老人家可以「上樓」到老人院的時間太長,因而度出一條好橋。

被「前高官顧問團」吸引

「政府殺校後,現時有好多校舍都丟空了,不如改建成老人院,一來不用浪費,二來又可縮減老人輪候時間!」

安老院服務為他帶來十大傑青的美譽,但為何突然加入政黨?黃卓健憶述,他曾經在一個公開場合,向專責安老服務的行政會議成員梁智鴻提出一個建議,就是把空置校舍改建為老人院,惟對方指這涉及跨部門工作,殊不容易。這句回覆令黃卓健有感自己影響力不足,於是萌生加入政黨的念頭。及後在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介紹下,最終加入了新民黨。

但黃卓健亦承認,曾經考慮過加入公民黨,但最終仍被新民黨的「前高官顧問團」所吸引。他說﹕「新民黨中,有不少前官員,我可以了解政府對推出措施時的考慮。」

明報記者 楊曉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